近年來山東省大氣污染防治形勢十分嚴峻,其中以濟南為中心的省會城市群7市成為大氣污染的「重災區」。2015年以來,山東省會城市群7個城市突破行政區劃和條塊分割掣肘,建立大氣污染治理協同治污、聯合執法、應急聯動三大機制,推動區域環境空氣品質持續改善,為跨區域大氣污染治理探索出可供借鑑的新路子。
「協同治污」推動區域防治一體化
據2016-2021年大氣污染治理行業深度分析及「十三五」發展規劃指導報告了解,2015年11月,山東省政府成立省會城市群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協作小組,濟南、淄博、濱州、泰安、萊蕪、聊城、德州7個城市正式建立大氣污染治理聯防聯控機制,推進區域大氣污染防治一體化。
山東省環保廳大氣污染防治處處長肖紅介紹,為實現協同治污,山東省出台《進一步加強省會城市群大氣污染防治工作實施方案》,突出能源和產業結構調整、工業污染治理、揚塵污染整治、機動車污染防控四大方面,實行7市治污政策、治理措施、治理時限和標準「三統一」。7市還提鍊形成35類1820個重點項目,計劃在今明兩年內完成。
以煤炭為主的能源結構和偏重的工業結構,是制約7市大氣環境質量提升的重要因素。7市「步調」一致推動能源和產業結構調整,大力構建潔淨型煤、蘭炭等清潔煤炭供應體系,完善散煤替代獎補政策,全力推進散煤綜合治理。
淄博市出台煤炭清潔利用管理辦法,變「末端治理」為「源頭管控」,今年投入6000萬元用於潔淨型煤購買補貼,投入2500萬元用於獎勵投資環保煤的企業。德州市則出台煤炭經營監管辦法和散煤清潔化治理實施方案,嚴抓流通環節管控,民用清潔煤按每噸200元予以補貼,各區縣也同步規劃建設清潔煤炭配送基地。
加快燃煤鍋爐淘汰(改造)是減少燃煤污染的重要措施。2017年底前,山東7市將完成35蒸噸以上鍋爐超低排放改造;2018年6月底前,全面完成10蒸噸以上燃煤鍋爐超低排放改造,城鄉接合部和縣城駐地全部淘汰10蒸噸及以下燃煤鍋爐。
加快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山東7市均加快城市建成區重污染企業搬遷改造,目前濟南東部老工業區已有30家企業搬遷、改造或關停;章丘所有鑄鍛企業、2000多台燃煤爐窯實現清潔能源改造。淄博市將在2017年底前完成中心城區及周邊全部建陶企業的搬遷改造,實現建陶行業統一制氣、統一制粉、統一廢棄物處理。
聯合執法形成打擊違法合力
整治跨界排污一直是棘手的環保難題。濱州市惠民縣與濟南市商河縣交界處曾有3家小煉油作坊,由於地處兩縣跨界處,跨區域排污多次引發矛盾,但難於根除。藉助大氣污染聯防聯控,2015年底惠民與商河兩縣環保、公安等多部門聯合執法,徹底取締了這些小作坊。
山東省環保廳區域協調處副處長趙輝介紹,按照「輪流坐莊、定期會商、交互檢查、信息共享」的思路,山東7市建立聯合執法機制,共同開展區域聯合執法專項行動和巡查互查,形成打擊環境違法行為的合力和高壓態勢。
今年5月,山東7市開展了為期20天的環保聯動執法,圍繞涉大氣重點工業園區、重點排污單位的廢氣治理設施運行等難點,由相鄰市組成三個執法聯動檢查小組,每個小組由一市牽頭,採取市級聯合執法、交叉互查、省級督導步驟進行。
濟南市環保局監察支隊副科長王同林說,各市先互查10天,被檢查單位隨機進行抽取,原則上每市不少於10家;省級督導為期一周,隨機抽取各市二三家企業進行檢查,發現問題「不護短」,均按屬地管理原則依法嚴肅處理。
目前,山東7市已先後組織開展兩次聯動執法行動,共出動環保執法人員1253人次,檢查重點排污單位441餘家次,督促整改環境突出問題139項,對7起環境違法行為立案查處,提高了執法效率和成果。如今,聯合執法在山東7市成為「常態」。此外,山東7市還建立重污染天氣應急聯動機制,統一預警分級和應急減排措施,遇到大範圍重污染天氣聯動應急減排。
「精準治污」有待加強
經過近一年運行,山東省會城市群區域大氣污染防治取得積極進展,空氣品質實現持續改善。以濟南為例,今年1月到9月,濟南市良好以上天數120天,同比增加9天;藍天白雲天數162天,同比增加47天。
採訪中,部分環保幹部反映,山東省會城市群大氣污染聯防聯控雖取得一定成效,但跨界污染缺乏監測數據支撐,「精準治污」有待加強。
部分基層環保幹部認為,目前對於臨界區域大氣交叉污染缺乏定量化的判斷手段,建議健全邊界地區環境監測網絡,加密跨界區域監測布點,並實現信息共享,這樣既能測算出跨界污染的影響程度,又能精確找出嚴重污染源位置,便於日後治理。
趙輝介紹,目前山東省正在建立「省級大氣污染防治決策支撐平台」,通過綜合污染源、污染物濃度、氣象變化等多種因素,科學分析不同城市的污染源,對重污染天氣進行模擬研判,促進治污精準化和應對決策科學化。
此外,區域聯防聯控的資源共享程度有待提高。基層環保幹部認為,區域聯防聯控在協同治污、聯合執法的基礎上,應加強區域間經濟結構的協調和資源共享,如加強不同城市間的餘熱、余電共享,從而降低整個區域的污染排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