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抗擊水稻癌症獲新進展 2大基因技術起作用

抗擊水稻癌症獲新進展 2大基因技術起作用

2017-01-01 12:24:07 報告大廳(www.bptrips.com) 字號: T| T
分享到:
分享到:

  有「水稻癌症」之稱的稻瘟病,動輒就會造成農民減產、絕收。而它又像流感病毒那樣,幾乎年年都會有新變種出現,抗病品種往往推廣兩三年就會失效。

  稻瘟病又稱「火燒瘟」,一旦蔓延開,就如星火燎原,甚至可讓農民顆粒無收。2014年,安徽種植的萬畝水稻就曾因發生稻瘟病,導致大面積減產,甚至絕收。

  近日抗擊水稻癌症獲新進展。中國科學院上海植物生理生態研究所何祖華團隊通過發掘新基因位點並解析其功能機制,有效選育廣譜抗病新品種,為控制稻瘟病提供了經濟有效的方法。該研究成果近日由國際知名期刊《科學》在線發表。

抗擊水稻癌症獲新進展 2大基因技術起作用

  新華社8日消息,水稻是最重要的糧食作物之一,多年來科學家一直試圖解決水稻高產和抗病的問題。除了使用農藥外,抗擊稻瘟病公認的有效辦法是種植抗病品種。不過,目前被鑑定的抗稻瘟病基因,絕大多數抗譜窄,單個應用價值不大,但是如果把這些抗病基因整合到一個品種以提高抗病性,又往往會降低水稻的產量和品質。

  瓶頸如何突破?何祖華團隊與育種家合作,廣泛篩選抗瘟種質,經過大規模遺傳分析,克隆廣譜抗稻瘟病基因Pigm,並系統解析了它的功能機制。

  何祖華介紹,Pigm具有持久抗病性,其位點上有2個基因起作用:一個抗病但降低產量,一個不抗病但增加產量。這2個基因在一起可以達到廣譜抗病與產量平衡,也使病原菌不能進化而破壞水稻抗病性。

  該研究不僅在理論上擴展了植物免疫與抗病性機制的認識,也為作物抗病育種提供了有效的新工具。自發掘以來,Pigm被廣泛應用於我國水稻抗病育種,已經有新品種參加區試和品種審定。

  由於新發現採用了表觀遺傳調控抗病基因的表達,在科學上也有創新意義,因此也頗受基礎研究者的關注。更多最新相關水稻行業市場前景分析信息請諮詢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6-2021年中國綠色水稻產業運行態勢及投資戰略研究報告》。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