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業具有生產周期長、抗風險能力弱等特點。同時,農業又蘊含大量投資機會。資本市場應充分利用這一特點,努力開拓涉農企業融資渠道,為涉農企業提供完善的風險管理工具,引來更多資本活水澆灌產業發展,讓農業在多層次資本市場對接下開花結果
近日發布的中央一號文件明確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涉農企業上市融資、發行債券、兼併重組」,「深入推進農產品期貨、期權市場建設,積極引導涉農企業利用期貨、期權管理市場風險,穩步擴大『保險+期貨』試點」。這些表述從股票市場、期貨及衍生品市場等方面,指出了資本市場服務「三農」的發展方向。
實際上,隨著我國多層次資本市場建設的不斷完善,資本市場在拓展涉農企業融資渠道和管理涉農企業經營風險方面,發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
融資方式靈活多樣
按照申萬一級行業指數分類,目前,A股市場上農林牧漁板塊已有89家上市公司。隨著IPO發行節奏和數量逐漸常態化,自去年初至今年2月9日,A股市場共有宏輝果蔬、華統股份、天馬科技等5家涉農企業登陸滬深交易所,共募集資金21.64億元,有力支持了企業主營業務的發展。
以宏輝果蔬為例,該公司在去年10月份首次公開發行3335萬股人民幣普通股(A股)股票,占發行後總股本的25.01%,募資總額3.1億元,主要用於天津、上海、廣州等果蔬加工配送基地建設和宏輝果蔬信息系統建設項目。
除了IPO之外,不少涉農上市公司還通過各種方式增發股票融資,其中以定向增發方式為主。數據顯示,自去年初至今,共有27家涉農上市公司實施了定增,非公開發行股票共計41.59億股,實際募資總額336.90億元。不少涉農上市公司通過定增購買優質資產,做大做強主營業務。
以主營飼料生產、畜禽養殖、屠宰及肉製品的上市公司新希望為例,該公司採用發行股份及支付現金的方式購買本香農業全體股東合計持有的本香農業70%股權。公司在公告中表示,本次交易完成後,2016年1月至5月份,公司營業收入、營業利潤、利潤總額等指標均有所上升。
「從去年行業的財務狀況來看,在宏觀經濟下行壓力加大的背景下,行業整體盈利能力繼續提升,資本結構不斷優化,成長能力轉好。」信達證券分析師康敬東表示,不少涉農企業通過上市融資,降低了資產負債率,提高了淨資產收益率,隨著未來兼併重組案例的增多,行業集中度還會進一步提升。
此外,聖農發展、雛鷹農牧、牧原股份3家上市公司還面向全國銀行間債券市場成員、合格機構投資者發行了超短期融資券、公司債券等,發行規模共計35億元。牧原股份在公告中稱,本次發行超短期融資券可拓寬融資渠道,適當優化融資結構,補充公司及控股子公司的營運資金,實現資金的高效運作。
風險管理工具增多
除了拓展涉農企業融資渠道、擴大直接融資規模和比重之外,資本市場還在規避市場價格波動風險、發現農產品價格信息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
截至目前,我國已上市21個農產品類期貨品種,覆蓋糧棉油糖的品種體系基本形成。自去年初以來,國內大宗商品市場波動較大,在這一背景下,農產品類期貨去年全年累計成交量和成交金額同比均有所增長,產業客戶參與意願明顯增強。期貨市場已成為涉農企業降低採購成本、鎖定銷售利潤、實現期現套利的有效平台。
在傳統的期貨品種之外,以白糖期權、豆粕期權為試點品種的農產品期權也即將破題,將更好滿足農業企業精細化、多樣化的風險管理需求。
與期貨相比,期權有獨特的優勢。「舉個例子,涉糖企業利用白糖期貨對衝風險時,當市場價格發生不利變化,需要追加保證金時,若資金不足,將被迫停止套期保值交易。但利用白糖期權對衝風險,買方支付權利金買入期權,風險有限,不存在追加資金的風險,更適應資金實力相對較小的涉糖企業。」南華期貨研究所所長助理曹揚慧表示。
另外,「保險+期貨」試點也在穩步推進。上海新湖瑞豐金融服務有限公司董事長李北新表示,在「保險+期貨」這一模式下,不同的參與主體能實現多方共贏。「保險公司基於期貨市場上相應的農產品期貨價格,開發農產品價格保險產品,涉農企業通過購買保險公司的農產品價格險產品,來確保和穩定收益;保險公司通過購買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提供的場外看跌期權產品來對沖賠付風險,以達到『再保險』的目的;期貨公司風險管理子公司利用其專業操作優勢在期貨市場實行相應看跌期權複製,從而轉移和化解市場價格風險,並通過權利金收益獲取合理利潤。」
據2016-2021年中國農業投資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了解,2016年,大商所以大豆、玉米為試點,開展了12個「保險+期貨」試點項目,每個試點的扶持資金為160萬元至200萬元,覆蓋5個省份。鄭商所也首次啟動了「保險+期貨」試點,並選擇棉花和白糖作為試點品種,確定了10個試點項目,涵蓋了8個省區。據悉,今年「保險+期貨」試點的品種和區域範圍將進一步擴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