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用航空在我國的發展越來越引起重視,如今中國通用航空行業正面臨著快速的發展機遇期,將是一個朝陽產業。
當前,業界對我國的通用航空(以下簡稱通航)產業普遍看好,國內外通航企業、產業資本和一些地方政府紛紛搶抓機遇進入這一領域。
通用航空是航空產業的兩翼之一,在國家經濟社會建設中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中國正在成為全球通用航空最為重要的新興市場。」北京航空航天大學通航產業研究中心主任高遠洋說,在近年來全球通用飛機交付量下降的情況下,中國通航市場異軍突起,2012年到2014年,我國通用飛機保有量年均增長超過300架,年增長率超過20%。至2015年底,通保有量增加到2235架,又增加248架,較2014年增長了12.5%。
高遠洋說:「2013年到2015年,全球每年有超過10%的新的通用飛機進入中國市場。這還是中國空域正待開放時的市場表現,與美國保有20多萬架的機隊規模相比,中國市場的空間可以讓人們去大膽想像。」
隨著我國經濟總量持續快速增長,已具備了發展通用航空的環境條件。2010年底,國務院和中央軍委聯合發文,推進低空空域改革。至2015年,我國將開放大部分空域,2020年低空空域全面開放。中國通用航空產業正處在高速發展前的孕育期。
國家發改委、民航局日前印發《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提出,到2020年,運輸機場數量達260個左右,北京新機場、成都新機場等一批重大項目將建成投產,樞紐機場設施能力進一步提升,一批支線機場投入使用。到2025年,在現有(含在建)機場基礎上,新增布局機場136個,全國民用運輸機場規劃布局370個(規劃建成約320個)。
數據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共有民用運輸機場207個,機場布點不斷加密,民航運輸能力不斷提高,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000萬人次的機場由2007年的10個增加到26 個。對比上述規劃目標,接下來中國各地的機場建設有望成為一道風景。
此前,記者從全國民航工作會議上了解到,加快推進民航基礎設施建設是2017年的重要工作之一。按照計劃,2017年全行業計劃新開工重點項目10個,續建項目34個,並加快北京新機場建設。
事實上,2016年決策層對通用航空業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在《關於促進通用航空業發展的指導意見》以及實施新的通用航空經營許可管理規定等一系列政策支持下,2016年全年我國新增通用航空運輸企業27家,新增通用航空器182架,增長勢頭非常喜人。
中航工業直升機董事長余楓曾對記者表示,2016年我國人均生產總值已達8126美元,遠超通用航空發展所要求的人均GDP4000美元的條件,為通用航空大發展奠定了良好的經濟基礎。經濟活躍度的不斷提升,全民參與航空的熱情持續高漲,催生出私人飛行、低空旅遊、運動賽事、公務包機、飛行培訓等眾多新興通航消費直接需求,而不同業務類型又對通用固定翼飛機、直升機、航空運動裝備等多個機型產生間接需求。
「但與美國、巴西等通航標杆國家相比,我國通用航空產業在機隊規模、人才數量、通用機場密度方面均存在明顯不足,未來具有廣闊的市場發展空間。」他說。
因此,加快通用機場建設,成為支持通用航空的一項重要政策。去年發改委專門下發通知要求,已發布規劃的省份建立通用機場建設項目儲備庫,明確2017年-2018年通用機場重點項目。而《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的下發,有望進一步促進這項工作的推進。
在改革創新方面,規劃也提出諸多任務。具體包括:推進空域管理體制改革,系統規劃調整空域,實施分類管理,優化資源配置,建立和完善空域靈活使用機制,提升空域精細化管理水平,加強空管設施建設,提升機場保障能力,逐步實現空地一體協同發展。在投融資方面,規劃提出,拓寬機場建設投融資渠道,探索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模式(PPP),充分發揮市場機製作用吸引社會資本。
據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7-2022年中國通用航空製造行業專項調研及投資價值預測報告顯示,作為大眾經濟業態的通用航空既能拉動投資、促進消費,又能帶動就業,隨著通航產業起步,「通航旅遊」、「通航醫療」、「通航培訓」等一系列「通航+」式的產業融合將會迎來井噴式增長。
根據民航局規劃,2020年通用航空發展目標是實現規模化發展,飛行總量達200萬小時,未來幾年的飛行量增速約19%。2015年,我國通用飛機保有量預測達2500架,2020年將突破9000架,未來幾年每年通用飛機保有量增速超過25%。低空逐步放開帶來的通用航空產業發展空間巨大,或將撬動起一個潛力巨大的市場。
具體來看,通航整機製造需求將超3200億,並將打破外資主導,取得進口替代空間;通航配套相關的運營、維修培訓市場,累計規模將超過3000億元。此外,空管設備、雷達等細分行業,也有望迎來快速發展,一個迅速崛起的朝陽產業必將形成。
如今我國通用航空的政策環境正在逐漸改觀,有了國家政策的支持,預計未來將有更多的大型公司將布局通航領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