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的環境污染正處在歷史最嚴重時期,環保部正在加快制定環保「十三五」規劃。落實大氣、水、土壤三個「十條」,6萬億巨額投資將注入這三大領域,其中水污染防治近期預計投入資金將達4.6萬億,水處理行業將迎來前所未有的大好機遇。針對這一國家政策利好為玻璃鋼行業用於水處理方面的玻璃鋼化糞池和玻璃鋼一體化生活污水淨化終端設備帶來了空前的市場需求。
以浙江省為例,浙江省2014年在全國率先啟動「五水共治」工作。對農村生活污水採用每戶一池(玻璃鋼化糞池)厭氧處理後再納管接入市政污水管網,對於偏遠的農村採用分散處理(玻璃鋼一體化生活污水淨化終端設備處理)後達標排放。就2014年浙江省內的所有玻璃鋼化糞池廠家均是滿負荷生產更是供不應求,浙江周邊的上海.安徽.江蘇.江西.等地廠家也參與其中。據有關方面了解,2014年浙江五水共治所用的戶用型玻璃鋼化糞池約為60萬套(以1立方-2立方的池體為主)。玻璃鋼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終端設備2.2萬餘套(以20立方-100立方為主),共計市場資金達到10億元以上,而今年2015年預算更是去年的兩倍有餘。僅浙江省就有如此龐大的市場需求,在國家出台「水十條」 的政策背景下.其它省份都將推出類似浙江「五水共治」的治水等相關環保政策,玻璃鋼水處理環保產品潛在市場空間巨大。建議相關的玻璃鋼企業近期應多關注國家環保政策、多了解市場信息動態,逐步向環保行業或環保產品轉型升級。
璃鋼化糞池是利用沉澱和厭氧發酵原理去除生活污水中懸浮性有機物的處理設備,內部設有隔倉板,隔板上的孔上下錯位或預埋導流管,使之不易形成短流,並將整個池體分成三部分,一級厭氧室、二級厭氧室和澄清室,一級、二級厭氧室底部相通,內部加有彈性填料。這樣的分隔減少了污水與污泥的接觸時間,同時填料的存在增加了污泥與厭氧菌的接觸表面積,便於將固體糞便和有機物質分解轉化成CH4、CO2和水從而達到淨化處理。
2017-2022年中國玻璃鋼型材行業細分市場研究及重點企業深度調查分析報告表明,玻璃鋼一體化生活污水處理終端設備,污水首先經過格柵攔除漂浮物,後進入酸化水解池進行預酸化處理,再到A級生物反應池,A級生物反應池採用升流式厭氧UASB反應系統,利用池中的厭氧菌和兼性菌將污水中大量有機物降解為CH4、CO2等,該厭氧工藝採用改進型帶濾料UASB,CODcr去除率50%以上。A級生物反應池出水再流經O級生物反應池,O級生物反應池採用推流式接觸氧化工藝池(採用鼓風機間歇曝氣充氧,同時池內布設懸浮填料)利用懸浮狀態的微生物和填料上固形化微生物,使污水中的有機物得到更有效的降解。經此單元處理後,污水中的有機物將被有效去除,然後自流進入二沉池沉澱,有效去除SS。出水可按業主要求達到國家《污水綜合排放》一級、二級、三級排放標準。
經過50多年發展,我國玻璃鋼工業已獲高度認可,工藝技術水平和工業裝備有了大幅提升,相關標準體系也趨於完善。但與國際先進水平仍有一定差距,未來還需從應用、研發等方面加以提升。
我國玻璃鋼行業始於1958年,之後隨著改革開放快速發展,在技術、種類、規模、應用等方面取得長足進步,形成了較為完善的產業體系。
玻璃鋼行業的發展和進步,得益於原輔材料性能提升和產量增長,包括玻璃纖維、不飽和聚酯樹脂、酚醛樹脂、環氧樹脂等。
以玻璃纖維為例,據數據顯示,1958年,我國玻璃纖維年產能僅有0.05萬t,產量為0.0106萬t;到2013年,玻璃纖維產量已達到285萬t,占據全球第一。
不僅產量大幅提高,技術水平也不斷提升,電助熔、純氧燃燒等新技術相繼出現和應用,使得高品質、高性能的玻璃纖維都實現了規模化生產,為玻璃鋼行業發展提供了助力。
在玻璃鋼行業取得巨大突破後,其應用領域隨之持續擴大。從航天、船舶、交通運輸到能源、建築、節能環保,從石油、醫療、電子電器到體育、國防、運動器械,玻璃鋼已成為眾多領域不可或缺的基礎性材料。
接下來,玻璃鋼還將持續突破,縮短與國際先進水平的差距,並將呈現以下發展趨勢。
首先,原輔材料朝高性能化發展,從而帶動玻璃鋼行業技術進步、裝備提升和產品升級。高性能是當前原輔材料的發展方向,玻璃鋼行業可藉此契機實現行業升級。
其次,玻璃鋼產品高端化,以航空產業、汽車輕量化方向為主。往中高端方向突圍,是我國各行各業的發展主流,玻璃鋼行業同樣不例外。在航空產業蓬勃興盛、汽車輕量化發展的當下,玻璃鋼有望因此受益。
第三,裝備、技術智能化成為行業發展重要趨勢。人工智慧技術突飛猛進,工業生產智能化已成為未來發展趨勢之一。在此背景下,玻璃鋼行業必然也將提升智能化水平,進一步向高水平、大型化、精密化方向發展。
最後,綠色發展、清潔生產是行業發展必要要求。對此,玻璃鋼行業要從多方面著手,如使用新型材料、完善回收體系、推廣環保型產品等,才能減輕對環境造成的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