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造車勢力紛紛進入量產交付期,2015-2017年6月底,國內已經落地的新能源整車項目超200個,相關投資金額1萬億元以上,已經公開的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超過2000萬輛,是《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設定目標的10倍。
中國新能源汽車已經連續三年產銷量全球第一,累計推廣新能源汽車總量超過180萬輛。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數據顯示,2017年新能源汽車全年累計銷售77.7萬輛 ,同比增長53.3%。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秘書長助理許海東表示,2018年中國電動汽車市場將產生40%-50%的增速,全年新能源車銷量或將超過100萬輛。鑑於市場中的低端汽車與消費者需求存在一定差距,新能源汽車行業已出現產能過剩現象。
據中國汽車流通協會發布的數據,中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的產能過剩問題已經相當嚴重。2015-2017年6月底,國內已經落地的新能源整車項目超過了200個,相關投資金額高達1萬億元以上,各類車企已經公開的新能源汽車產能規劃超過2000萬輛,是《汽車產業中長期發展規劃》中設定目標的10倍。按照規劃,這些項目大多將在2020年之前建成投產。
2018年5月,交通運輸部政策研究室副巡視員李占川透露,新能源汽車購置補貼預計到2020年將全部退出。對此,中國汽車技術研究中心資深專家黃永和認為,2020年補貼取消之後,其他的政策如果不能跟上,企業的車型賣不出去,就有可能出現實質性的產能過剩。
不過,全國乘用車市場信息聯席會秘書長崔東樹在接受北京商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現在新能源車是存在表面產能過剩的問題,只是規劃的產能過剩,實際不一定都投產。「絕大部分新能源的造車新勢力都很難生存過五年。」崔東樹說。
2017-2022年中國新能源汽車業行業發展前景分析及發展策略研究報告表明,對車企發放新能源補貼是國家推動汽車電動化的一項重要舉措,儘管新能源汽車銷量增速明顯,但受新能源汽車補貼退坡等多種因素影響,此前對補貼依賴明顯的上市公司業績下滑也十分明顯。2017年,安凱客車、海馬汽車、福田汽車、中通客車、江淮汽車和長城汽車等車企淨利潤均出現50%以上的下滑,安凱客車、海馬汽車等多個新能源汽車整車企業2017年業績甚至出現虧損。
業內人士認為,隨著2016年和2017年新能源汽車企業補貼資金的到位,相關公司現金流以及淨利潤指標或將明顯改善。
中國汽車工業協會的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新能源汽車產銷均接近80萬輛,分別達到79.4萬輛和77.7萬輛,同比增長了53.8%和53.3%,其中純電動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47.8萬輛和46.8萬輛,同比分別增長81.7%和82.1%;插電式混合動力乘用車產銷分別完成11.4萬輛和11.1萬輛,同比分別增長40.3%和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