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行業資訊 >> 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穩中突顯韌性 穩中展現活力

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穩中突顯韌性 穩中展現活力

2018-01-01 09:11:42報告大廳(www.bptrips.com) 字號:T| T

  8月14日,國務院新聞辦舉行7月份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發布會。最新數據顯示,當前中國生產需求基本平穩,就業物價總體穩定,經濟結構繼續優化,質量效益穩步提升,國民經濟繼續在合理區間運行。多位專家指出,中美經貿摩擦給中國經濟乃至世界經濟帶來了不確定性,在此背景下,中國經濟的表現無疑展現出強大的韌性和活力。

  五大特點難能可貴

  國家統計局新聞發言人劉愛華介紹,7月份經濟運行繼續保持在合理區間,呈現5方面特點:

  一是生產基本平穩。1—7月份,高技術製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11.6%,裝備製造業增長9%,戰略性新興產業增長8.6%,這三個增速都高於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6.6%的增速,說明供給結構在持續優化。

  二是需求結構優化。1—7月份,通訊器材類、化妝品類商品零售額繼續保持兩位數的增長。服務消費類保持快速增長態勢。投資方面,製造業投資增速連續4個月保持回升,民間投資增長8.8%,連續兩個月小幅回升。

  三是就業物價穩定。1—7月份,全國城鎮新增就業已經實現了全年計劃的80%。7月份當月城鎮調查失業率5.1%,環比小幅上升,但主要是因為大學畢業生集中進入就業市場。同期,全國主要就業人員群體25—59歲人口的調查失業率繼續保持在4.4%的低位,平均工作時長等指標也都在改善。從物價來看,7月份居民消費價格同比上漲2.1%,生產價格指數漲幅略有回落,有助於緩解中下游成本壓力。

  四是新動能持續發力。工業機器人(16.970, -0.18, -1.05%)、集成電路、新能源汽車等新產品的產量繼續保持快速增長。

  五是經濟效益繼續提高。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來看,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2%,服務業企業營業利潤增長22.6%。

  劉愛華表示,考慮到目前外部環境發生明顯變化、國內結構調整持續推進以及7月份氣候等各因素對經濟運行造成的擾動,當前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相當不易、難能可貴。

  穩紮穩打結構更優

  針對基礎設施投資從年初兩位數增長放緩至1—7月份的5.7%這一情況,劉愛華表示,這一方面與此前年份基數較高有很大關係,另一方面則在於各地方今年以來加大了對基礎設施項目的合規性、合理性的審查,以及環保標準提高等。「針對基礎設施投資中出現的一些問題採取了必要措施,長期來講對基礎設施的高質量發展是有好處的,但是短期來講可能會造成項目的延遲。所以,從數字來看,增速出現回落。」劉愛華透露,下半年中國要把補短板作為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的重點內容,加大基礎設施補短板的力度。

  面對外部不確定性帶來的壓力,中國並沒有採取「強刺激」手段,而是穩紮穩打謀改革、補短板,優化結構、提升質量。1—7月份,生態保護和環境治理業、農業投資分別增長34.1%和15.5%,分別快於全部投資28.6和10.0個百分點;上半年,規模以上工業企業每百元主營業務收入中的成本比上年同期減少0.37元;1—7月份,高技術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投資增速分別比全部投資快6.7和4.5個百分點。

  天津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叢屹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指出,中國經濟數據與總體「穩」的特徵相符合。相比於增速本身,經濟結構的調整和優化正成為重要的亮點與看點。「新舊產能之間、新舊動能之間正在加快轉換。儘管新動能有效替換舊動能尚需時日,但新動能快速增長的態勢卻很重要,需要繼續保持下去。」叢屹說。

  經濟基本面不會變

  對於下一階段經濟走勢,劉愛華表示,前7個月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有進,已經為下階段經濟走勢打下了非常穩固的基礎。

  劉愛華說,從供給側來看,在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持續深入推進下,今年以來轉型升級勢頭明顯、經濟結構在持續優化。上半年工業企業產能利用率提高到76.7%,同比上升了0.3個百分點,這反映了市場供需格局更趨平衡,為需求潛力的釋放打下了非常好的基礎。從需求側來看,不管是消費、投資,還是出口,都有穩定增長的基礎,經濟穩定增長的基礎和支撐條件沒有發生變化。

  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王一鳴指出,今年以來,我國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經濟結構持續優化,發展動力加快轉換,經濟效益繼續改善,防範化解金融風險成效初顯,污染防治取得新進展,轉向高質量發展的條件進一步積累。這些都表明,我國經濟運行總體平穩、穩中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王一鳴強調,面對外部環境明顯變化和國內經濟運行出現的新變化,最重要的就是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堅定信心,保持定力,以穩應變、以進促穩,努力做好自己的事,鞏固經濟平穩健康發展的基礎。

  叢屹表示,儘管中美經貿摩擦給中國經濟帶來了外部衝擊和壓力,但這並不是影響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決定性因素。「當前,中國依然有著十分巨大的內需空間和改革潛力,都需要靠全面深化改革來釋放。因此,只要進一步保持定力、提升能力,堅定不移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中國經濟就會底氣更足、信心更強。」叢屹說。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經濟熱門推薦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