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嚴峻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惡化的形勢,對環境質量、生態環境現狀及變化趨勢進行實時、準確的大量監測,對污染源及其治理進行監督監測,是擺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者面前最艱巨的任務之一。我國環境監測儀器市場以政府主導為主。以下對2017年環境監測儀器市場分析。
隨著市場的快速發展,人員短缺、技術人才缺乏等問題越來越凸顯,為解決這些問題,政府從購買儀器開始逐步向購買服務、購買數據等轉變。由於環境監測儀器的複雜性,運維服務一般由儀器生產廠商提供,成為環境監測儀器廠商重要的收入來源之一。環境數據需有資質的第三方檢測機構提供,眾多儀器廠商也看好這一市場,紛紛開展這一方面的業務。
2016-2021年中國環境監測儀器儀表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目前我國已經形成政府環境監測網絡,範圍覆蓋了城市主要水體的地表水環境質量監測網、重點城市的空氣自動監測站點、酸雨監測點、沙塵暴監測站、污染源監測網等多個領域。同時,我國近岸海域也建成了環境監測網。我國環境監測工作處於快速發展階段,環境在線監測系統還在大規模建設階段,覆蓋面也將繼續擴大。
同時,環境監測行業產業鏈分工正逐步形成,大部分企業以污染源自動監測設備製造和系統集成為主,在零備件供應、系統集成、設備製造、運營服務等方面形成了若干有特色、有實力的企業群,國內外其他領域的一些儀器設備廠家也加入監測儀器行業,在實驗室設備、特殊成分分析設備、手工比對設備等領域發展較好。
環境監測作為環保產業的一個分支,有近千億元的市場潛力。環境監測產業鏈主要分為上游硬體、軟體、檢測試劑;中游監測儀器、監測系統以及下游儀器維護、設備運營。而隨著有關環境監測服務社會化政策的出台,環境監測市場將逐步向社會開放,行業公司將由監測設備銷售向提供環境監測服務轉型。
2012年環保部頒布新版《環境空氣品質標準》,其中新增了PM2.5和臭氧兩項監測指標,至此空氣監測指標增加到6項。這一方案提出了2015年年底全國建成1326個監測點,而這些監測點主要覆蓋在381個地級市。相較於國際目標,各省份對環境監測站點的建設目標大大高於環保部規劃。
北京提出將在現有環境空氣監測網絡基礎上,建設四個子網絡、一個移動系統組成的「4 1」多功能大氣環境質量監測網絡體系,預計今年北京市空氣監測站點將增加約一倍,達到60-70個。
除北京外,廣州也在今年1月出新增15個空氣品質監測站點,另外,佛山、紹興等城市也在今年年初相繼提出增加城市內空氣監測站點的數目。因此未來兩年空氣監測站點的數目可能會有2倍左右的提升。
2011年底發布的《火電廠大氣污染物排放標準》要求現有電廠從2014年7月1日起執行更嚴格的排放標準,其中脫硫改造起步早,基本已完成改造並配備相應的監測設備。繼電力行業之後,鋼鐵、水泥行業逐漸成為大氣防治的重點領域,2011-2012年間環保部發布了《鋼鐵行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水泥行業污染防治技術政策》、《水泥行業排放標準》等相關法律法規,提出鋼鐵企業應安裝COD、SO2、重金屬等主要污染物在線監測裝置,並大幅降低了水泥行業SO2和NOx的排放限值。
水質監測相較於大氣監測起步稍晚,但近年來發展迅速,特別是2015年4月出台的水十條,給水質監測市場帶來了強大發展動力。
各省市已公布的水十條中,北京市與江蘇省等要求在2016年底前,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而其它省市要求在2017年前工業園區污水集中處理設施安裝自動在線監控裝置,相對較晚的天津市,力爭到2020年底前,覆蓋全市廢水排放總量95%的企業全部安裝污染源在線監控系統。
在地表水水質監測方面,各地水十條也有明確目標,大部分省市要求在2017年,飲用水水源水質優良比例保持100%,每季度向社會公開水質監測數據;地表水環境水質優良達80%以上;黑臭水體均控制在10%以內,地表水水質監測市場也將火爆。
面對這種嚴峻的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惡化的形勢,對環境質量、生態環境現狀及變化趨勢進行實時、準確的大量監測,對污染源及其治理進行監督監測,是擺在全國環境保護工作者面前最艱巨的任務之一。因此迫切需要大量的現代化的環境監測儀器,特別需要優質的自動監測系統和污染源在線連續監測系統。
環境監測行業成為環保產業中發展的重點,政府打造了以空氣環境監測,水質監測,污染源監測為主體的國家環境監測網絡,形成了我國環境監測的基本框架。「十三五」規劃中明確「以提高環境質量為核心」,表明國家對於環境監測行業的要求已經從「十一五」的監測網絡搭建階段,「十二五」的「以污染源監測為主」的階段轉向「以環境質量監測為主」的階段,我國環境監測行業正在迎來以環境質量監測為主的里程碑發展機遇。預計「十三五」期間環境監測設備銷售將達760億元以上行業增速對比「十二五」大約在25%左右,市場空間超過1000億元。環境監測儀器也將向高質量、多功能、集成化、自動化、系統化和智能化的方面發展。同時,隨著我國環境監測技術的不斷進步,環境監測儀器的生產也將形成了一定的規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