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我國保鮮膜行業技術顯示,食品問題是一個與人類生活息息相關的重要話題。而食品的保鮮總是更是食品總是中的重中之重。食品保鮮技術也是一門高新技術。現對2015年我國保鮮膜行業技術特點分析。長期以來,廣大科學家和科技工作者在食品保鮮技術領域裡進行了艱苦的探索和研究。隨著現代科學技術的進步和發展,為食品保鮮技術的研究和開發提供了更加有力的技術條件和設備保障,使得這門高新技術獲得了更加快速的發展,許多國家都在該領域內研究和開發出了大量的新產品和新技術。面面簡要介紹一下國外在食品保鮮技術領域裡的最新進展情況。
一、功能更強的食品保鮮膜
一些國家的科學家最近陸續研製成功幾種功能更強的食品保鮮膜,從而可大大延長食品的保鮮壽命。
美國特羅伊公司研製成功的保鮮膜,主要成分為一種可瑟氧氣發生化學反應的物質。這種保鮮膜貼在普通塑膠袋內側,可把密封塑膠袋中的氧氣耗盡,沒有氧氣,使食品變質的多數微生物就無法正常存活,因而可延長食品的保鮮壽命。
澳大利亞聯邦科學和工業研究組織的科學家發明的保鮮膜,原理與美國科學家的相似,高明之處在於保鮮膜只有在接受特殊波長的光線照射後才能發揮作用。用這種保鮮膜包裹完食品後,需要保鮮時再用光線將其「激活」,這樣可以更好地提高保鮮花效率。
奧地利韋爾漢德爾斯公司發明的保鮮膜則另闢蹊徑,採用了能吸收乙烯的物質。通常水果店在成熟時會釋放出乙烯氣體,這種氣體具有催熟功能,如果將乙烯及時吸收,那麼水果腐爛的速度會得到降低。
二、食品保鮮領域中的電子技術
近年來,電子技術在食品保鮮領域中的慶用日趨廣泛。日本農林水產省食品綜合研究所陽近開發出在穀物食品加工過程中能對穀物進行殺菌消毒的低量電子殺菌器。它與過去所用的伽馬針線等同類產品的殺菌效果外,對穀物內部蛋白質、澱粉等營養成分沒有破壞作用,可廣泛用於香辛調料、大豆、玉米、小麥等細加工前的殺菌消毒。
利用電能延長食品保鮮期是美國電力研究所的新技術重點研究項目,目的是在加工和包裝期間用電技術消滅食品中的有害細菌,保護消費者的健康。
目前的研究涉及及高能電子束工藝,也稱電子殺菌或輻照,它用高能脈衝破壞DNA和細胞分裂從而消滅食品中的微生物。這樣可延長食品的保鮮期,減少防腐劑需求,使食品更加安全,推遲蔬菜、水果收穫期,抑制蔬菜發芽。
該電力研究所電子束研究的一個課題是,用兩種不同的電子殺菌方法處理肉類產品,然後對這些產品進行味道和組織調查。這兩種方法是平坦線電子束和重複高能脈衝。這頂研究的負責人說,儘管這兩種方法的滅菌效果是一樣的,但要找到一種方法,使肉類產品保持其全部味道和組織,又滿足消費者對食品安全的需要。這項研究的另一個重目標是為食品加工企業和投資商提供在中試條件下試驗這項技術的機會。在經美國農業部批准的一套設備上,能每小時加工500磅經電子輻照的肉類產品,可以市售。
據稱,美國食品和藥物管理局仍在審查輻照牛肉,未曾批准銷售,但輻照雞肉、豬肉、水果、蔬菜和穀物已獲准市售,現已在全美一些市場出售。市場調查表明,輻射和非輻照肉類產e一起陳列貨架時,如價格相同,兩者的銷售量一樣。
英國科學家最近發明一種用於檢測蔬菜和水果的新型電子鼻,利用它可判斷表面正常的蔬菜和水果是否快要腐爛。通常的電子鼻有30個傳感器,而這種新型電子鼻只有6個傳感器。這些傳感器可探測一氧化碳、乙烯、硫化氫等氣體,這些氣體是蔬菜和水果在腐爛過程中釋放出的主要氣體。傳感器將探測到的各種氣體的濃度和相對比例數據輸入到計算機中,計算機將這些數據與資料庫中的的有關數據進行比較,就可判斷出蔬菜和水果是否快要腐爛。
三、高新技術向食品保鮮技術領域不斷滲透
高新技術向食品保鮮技術領域不斷滲透是當前食品保鮮技術領域裡的一個新動向。基因技術的應用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據報導,美國戴維斯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研究人員發現了能夠控制水果表皮在成熟過程中擴張的一種基因。控制這種基因將使水果的保存期更長。這種基因能夠控制名叫棒曲黴素的蛋白質。這種蛋白質可使水果生長,但同時又能使呂果在成熟後迅速變軟。研究人員說,知道了這種基因的作用原理,就知道如何控制它們。這一發現能夠導致新的遺傳工程方法,從而使成熟水果的保存期更長。
日本農水省食品綜合研究所開發出一種新型食品滅菌裝置,該裝置不僅能夠有效地殺死食品表面上的全部細菌,而且不會破壞食品的營養成分。該裝置產生的一種名為「軟電子」的微弱電子波輻射食品的表面,可達到有效地殺滅細胞的作用。這種電子波最深只能深入食品表面50至150微米處,因此它能在殺掉食品表面附著的各類細菌的同時,不致使食品的內部結構和營養成分遭到破壞。大米、小麥、小豆、黑豆等農產品經照射一秒鐘便可殺死全部細菌。迄今在生產軟罐裝食品時,對原材料進行殺菌處理主要方法是高溫滅菌等,但這些方法對原材料的營養成分均有不同程度的破壞。
英國塞恩斯伯里等超級市場最近開始試驗一種可以檢驗食品新鮮程度的新型標籤。據稱,這種可粘貼標籤由黃色的背景和一個綠色的圓環組成,綠色圓環中間塗有特殊的熱敏顏料,熱敏顏料在正常情況下為黃色,但過了固定的時間後或溫度上升到一定值時,顏料會由黃色變成比周圍的綠色圓環更暗的深綠色。顧客根據這一顏色變化可以直觀地判斷出食品是否已過保質期。塞恩斯伯里市場目前僅在肉類和一些半成品上試用這種新型標籤。
四、食品保鮮技術的其他新進展
美國科學家最近發現一種天然催熟保鮮劑,這可使水果提前成熟,但又可使水果保持較長的新鮮期。據英國《金融時報》報導,美國威斯康星大學麥迪遜分校的一個科研小組發現的這種物質叫做溶血磷脂乙醇胺,它廣泛存在於一些動植物體內,其中雞蛋黃和大豆中含量較高。研究發現它能阻止一種破壞水果表皮的酶發生作用,因而具有保鮮作用。
日本是世界上研究和開發食品保鮮技術及其產品比較先進的國家之一。日本有許多科研單位都從事這一領域的技術開發和研究工作。日本東京大學的研究人員最近發現,要保持蔬菜或水果新鮮,只要在裝蔬菜或水果的盒子裡加入氙氣即可氙氣對人體無害。研究人員說,氙氣能滲進蔬果的組織,把氫的原子與四周的水分子緊緊粘著,水份被鎖在蔬果的組織之內,使蔬果變壞的酶無法起作用。氙氣還能控制蔬果內細菌的擴散。例如,用氙氣保鮮的豆芽,細菌含量是一般豆芽的 1/10至1/20。不過,利用氙氣保持蔬果新鮮,成本比較昂貴,研究人員希望,最終能夠改用較便宜的氣體,如氮氣或二氧化碳取代氙氣。另外,把氙氣循環再利用,也是降低成本的一種方法。
日本阿高工業公司日前宣布開發出大米保鮮儲藏新技術,並投入試用。新的大米保鮮儲藏設備由冷卻裝置、通風管道、溫度自控裝置等構成。大米採用散裝方式儲藏。大米入倉後,冷卻裝置啟動後產生冷氣,並通過散布在大米中的通風管道向大米中噴放冷氣,使倉內大米全部冷卻。當倉內溫度降至15攝氏度、濕度為75度時,冷卻裝置就會自動關閉。此後,該裝置會隨時啟動和關閉,使倉庫內的溫度和濕度保持在一定的水平。由於大米長期處於相同的低溫和濕度條件下,因而就大幅度延長了大米的儲存時間。長期以來,大米基本上是裝在麻袋中儲藏在倉內,雖然倉內也實行低溫處理,但難以達到內外均勻冷卻,從而影響了大米的保存時間。日本開發出的這一新技術很好地解決了這一問題。
保鮮膜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食品保鮮技術的進展是十分迅速的,一些國家的科研人員正在努力研究和探索新的方法和新的技術以促進食品保鮮技術能夠更快的向前發展,從而使之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相信隨著現代科技的不斷進步和發展,更多更好的食品保鮮技術和產品將會問世,這些新技術和新產品一定會給人類明天的生活帶來更大的幫助和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