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房地產行業增長速度的放緩,房地產商也在急於尋找新的業務增長點,他們開始將目光聚焦在醫療服務方面。自2014年開始,多家房地產企業開始在醫療服務領域有所嘗試。
上個月,大型國企金隅集團在北京的第一個養老照料中心正式對外運營,它以金隅建設並提供物業管理服務的住宅社區為基礎,利用閒置房屋設施及社區配套養老機構,構建以社區養老機構為依託的機構+社區+居家養老服務三位一體的發展模式。金隅將這種機構稱之為「嵌入式機構」。
「我們在社區里嵌入一個小型的機構,這個機構唯一的作用就是用來滿足周圍的老百姓的,就是有些老人需要生活照料、護理服務類的,長期進行照顧,有的24小時離不開人,這種人的需求。」北京金隅養老產業投資管理公司總經理李新在接受人民網記者採訪時說。
據李新介紹,金隅在通州和朝陽設立的兩個養老照料中心,並不是普通的養老院,而是在社區中引入養老服務機構,實行社區的在家養老服務。比如,這些社區集中於金隅的住宅小區內,這些老人將會是社區內的居民,從家裡到社區的時間不會超過5分鐘。此外,這些機構還將為老人提供上門服務。
李新說,之所以採用這種小型的社區嵌入式發展模式,很大的一部分原因在於中國的傳統理念會傾向於在家養老,而將老人送入養老院也會被認為是不孝的行為。「很多老人也不願意離開家裡,老房子,他們會覺得有感情。」他說,嵌入式機構吸收了家庭養老和社會養老方式的優點和可操作性,把家庭養老和機構養老的最佳結合點集中在社區,集「機構養老、社區養老、居家養老」於一體的綜合性養老服務中心。
據房地產開發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自2014年開始,包括養老在內的醫療健康領域也正被越來越多的房地產企業所關注。特別是在國務院要求優先支持社會資本舉辦非營利性醫療機構的政策出台之後,越來越多的房企正在嘗試進入這個醫療盛宴之中。比如,去年包括華業地產、宜華地產、陽光城、運盛實業以及世榮兆業等中小房企開始收購一些醫療企業,正式進軍醫療健康產業。
根據國家衛計委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全國衛生總費用超過了3.1萬億元。2013年國務院發布的政策顯示,到2020年,全國衛生總費用將達到8萬億元。分析人士認為,面對如此龐大的市場,企業即使在這個市場中只占有一點點份額,那也將會是一筆可觀的數字。
海通證券在一份研究報告中表示,進入2013年以後,隨著房地產行業天花板效應的到來,房地產企業單純從事房地產開發已經很難實現業務的繼續做大,因而越來越多的房企正在進行產業鏈的擴張,其中醫療服務產業正成為新興的熱點。「考慮醫療行業具備廣泛前景,房地產產業資本逐步進入醫療領域符合資金選擇邏輯。」海通證券研報表示。
但海通證券研報同時表示,「相比住宅開發而言,醫療地產投資依舊屬於重投資、慢回收項目,且項目初期收益並不穩定。考慮開發商本身缺乏醫院管理經驗,在醫務資源上缺乏儲備,如何有效切入是後期成功關鍵。」
對於這一新興的產業,李新承認,無論是行業狀況還是金隅自身,目前在養老方面仍然是在嘗試階段,仍然面臨著較多的難題。李新說,這些投入,和做酒店投資有點相似,主要作為長線持有進行經營,如果做得好,它的投資回報率可能在10%左右。
「地產資金,強調的是高周轉。我們也沒有考慮把重資產放在養老大型機構上去,因為這在現階段確實是很難。」李新表示,「從重資產投資、固定資產投資的角度,養老機構應該是一個長線並且微利的。」
「我們也沒有找到答案,」對於如何提高服務質量以及利潤增長,李新如是說。「我們做這個服務的時候,我們會去和這些專業的教授、專家們,和有志於做這些的社會各界人士來共同解決這個問題,這是我們想盡的一點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