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務業成為國民經濟第一大產業。2017年,中國服務業增加值427032億元,占GDP的比重達51.6%,超過第二產業11.1百分點,成為中國第一大產業。服務業增加值較上年增長8.0%,高於全國GDP增長1.1個百分點,連續5年增速高於第二產業。那麼服務行業市場前景會是怎麼樣的呢?
通過對服務行業市場前景的詳細分析得知服務業對外開放加快形成新的增長點。2017年,服務業進出口總額占對外貿易總額比重達到14.5%,比2012年提高了3.4個百分點。高技術服務出口增長明顯加快,智慧財產權使用費、技術相關服務出口分別增長316.6%和30.0%。中國吸納外商投資和對外投資,服務業占比均超過50%。服務業活力不斷增強助推新動能加快成長。中國服務業一些行業已邁入世界前列,實現了從跟跑到並跑領跑的飛躍。以網際網路+為標誌的服務業新經濟高速成長。新興服務業發展勢頭強勁。2017年,規模以上服務業中,戰略性新興服務業、高技術服務業、科技服務業營業收入分別增長17.3%、13.2%、14.4%,比上年提高2.2、2.8、3.1個百分點。
隨著經濟轉型壓力的增大,發展現代服務業一直是近幾屆「五年規劃」的核心要務。「十二五「規劃綱要中第四篇曾單獨就「營造環境,推動服務業大發展」做了詳細闡述,並提出「把推動服務業大發展作為產業結構優化升級的戰略重點,營造有利於服務業發展的政策和體制環境,拓展新領域,發展新業態,培育新熱點,推進服務業規模化、品牌化、網絡化經營,不斷提高服務業比重和水平。」從當前的國內經濟形勢看,經濟轉型壓力相對「十二五」有過之而無不及,預計促進現代服務業大發展仍將成為「十三五」期間助力經濟轉型的核心方向。
中產崛起+人口周期,消費服務業迎來黃金髮展期。改革開放以來,我國經濟持續維持高速增長,隨之而來的是居民收入水平的大幅提升,2014年人均GDP已經達到7600美元左右,已經跨入中等發展國家行列。居民收入提升的背後是貧困人口的消失與中產階級的崛起,截止2015年,我國中產階級以上家庭占比約為77.8%。與此同時,我國人口結構特徵的另一變化趨勢就是老齡化的加速,隨著我國1949-70年嬰兒潮2010-30年步入老年,我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正加速攀升,人口老齡化和代際更替帶來最顯著的變化就是人的後市場相關需求快速爆發。一方面,隨著現代人生活觀念的轉變,對健康的需求增長帶動體育、健身、美容、醫藥服務等產業需求快速增長。另一方面,新型消費群體如90後的崛起,也將對新興消費帶來巨大提升,如娛樂體育等。參考日本歷史經驗,隨著收入和人口結構的變化,居民消費由實物轉向服務,食品消費占比由1970年的29.0%下降至1989年的19.6%,而醫療、交通、教育、娛樂占比由37.9%攀升至44.3%。
助力產業結構升級,生產性服務業加速崛起。中國製造業已經從粗放增長期進入成熟期,且存在普遍的產能過剩,發展生產性服務業將加速從「微笑曲線」的中間過渡到兩端,從製造環節過渡到研發設計、銷售流通環節。早在2014年8月,國務院就已發布《關於加快發展生產性服務業促進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的指導意見》,並要求生產性服務業落實情況需要半年匯報一次,可見政策對於生產性服務業的高度重視。根據指導意見,當前生產性服務業重點發展方向主要涵蓋:研發設計、第三方物流、融資租賃、信息技術服務、節能環保服務、檢驗檢測認證、電子商務、商務諮詢、服務外包、售後服務、人力資源服務和品牌建設。
消費性服務業中,可關注市場需求空間大,成長性好的醫療、養老、體育、文化傳媒等領域;生產性服務業中,與製造升級和信息消費相關的智能物流、節能環保服務、檢驗檢測等有望更為受益。
通過對服務行業市場前景的詳細分析得知 消費主體代際切換已接近尾聲。國家統計局最新數據顯示,截至 2015 年我國人口結構中:6070 後占比 31.62%,是中產階級的主要代表,屬實力派消費人群;8090 後占比 31.97%,具備自主消費能力(年齡最小者也已滿 18 歲),屬新生消費群體,龐大的基數+日益增長的消費能力使 8090 模式對市場產生較為顯著的影響,他們逐漸成為各類市場消費主力;00、10 後占比 23.26%,也是不容小覷的力量,因尚未成年不具備購買實力,但其前衛時尚的消費理念會潛移默化滲透給為他們買單的父輩思想中;50 後等人群因年齡相對較大,消費需求較為薄弱。由此看來,6070 後因經濟基礎穩固仍然是消費中堅力量,但 8090 後消費實力逐漸積累,00 後逐步進入消費決策領域,消費主體向新興人群的的代際切換過程已接近尾聲。以上便是筆者對服務行業市場前景的詳細分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