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5月份生鐵、粗鋼、鋼材產量分別為30559萬噸、36986萬噸、43467萬噸,同比分別下降0.6%、增長5.4%和增長6.2%。以下對鋼材市場技術特點分析。
2017 年對於鋼鐵行業是極具象徵性的一年, 2016 年經濟觸底回升後高位穩定, 供給側改革浪潮迭起,「地條鋼」整治、環保限產等強有力的行政管控將行業盈利進一步推向十年來的高峰, 截至到 2017 年 12 月底熱卷以及螺紋鋼噸鋼盈利已經分別高達 738 元以及 1304 元,超出 2007 年同期水平。
我國的鋼材產量統計存在比較嚴重的重複材問題,因此通常以粗 鋼口徑觀測我國鋼鐵的總產量。近年來我國粗鋼的國內需求趨於穩 定,保持在 7 億噸左右。國外需求則波動較大,出口的峰值出現在 2015 年,當時國內的鋼材價格處於歷史最低谷。後續隨著鋼材價格的上漲, 出口不斷出現下滑。截止 2017 年 2 月鋼材出口量同比下滑 26.2%,淨 出口量同比下滑 31.3%。
鋼鐵的下游主要是建築和工業。結合冶金規劃院的測算和海關總 署的相關數據,2015 年我國的鋼材需求總量達到 7.8 億噸,其中出口 1.1 億噸,國內消費 6.7 億噸。建築行業用鋼約 3.7 億噸,占國內鋼材 消費比例的 55.4%、工業用鋼約 2.5 億噸,占國內鋼材消費比例的 37.6%、其他行業用鋼約 0.5 億噸,占國內鋼材消費比例的 7.0%。
在2014年,隨著美國基本面的強勢回歸和歐盟的強力復甦,已開發國家的鋼材需求量增加了6.2%。儘管如此,預計2015年已開發國家的增長幅度將有所趨緩,其部分原因是高基數效應,另一個原因是美國經濟增長放緩,日本和韓國鋼材市場大環境較為不利。雖然歐盟的經濟復甦在地區範圍內有廣泛基礎,卻仍然受到投資活動疲軟和高失業率的束縛。發達經濟體的鋼材需求量將在2015年增長0.2%,在2016年增長1.8%。 我國鋼貿行業的行業集中度較小,在將近25萬家鋼鐵流通企業中,沒有明顯的領先企業,同時服務對象與操作方式單一。
但是行業整體的區域集中度則較高。河北省、湖北省是我國的鋼鐵產銷大省,就2011年的銷售額占比來講,兩省的鋼鐵銷售額均占到了我國全部鋼鐵銷售額的20%以上。此外,天津市、江蘇省、山東省的鋼鐵銷售總額也在全國的鋼鐵銷售總額中占比較大。 總的來講,河北省、湖北省、天津市、江蘇省、山東省這五省的鋼鐵銷售總額占到了我國鋼鐵銷售總額的75%左右,占到了總量的絕大多數。 依照省市地區劃分的鋼鐵行業洛倫茲曲線經過測試,我國依照省市地區劃分的鋼鐵銷售額的基尼係數=0.73,行業整體呈現出明顯的區域性分布。
今年1-5月份,全國累計出口鋼材2849萬噸,同比減少554萬噸,下降16.3%;累計進口563萬噸,同比減少4萬噸,下降0.7%,鋼材進出口特別是出口下滑明顯。從目前看,下半年鋼材出口的惡劣外部形勢仍將難以改變,國內鋼材價栺維持較高水平,鋼廠出口意願難以提振,出口或將繼續下降,難以提振國內鋼材需求。
2017 年產能供應處於階段性瓶頸狀態:始於 2016 年四季度的「地條鋼」整治運動將行業去產能攻堅戰推向了高潮,截至 2017 年 6 月底,「地條鋼」 產能已經基本肅清, 全國 27 個省(區、市)取締、關停「地條鋼」生產企業 600 多家,涉及產能約 1.2 億噸,影響在產產量 5000-6000 萬噸。由於「地條鋼」 生產方式較為隱蔽,大量隱性產能的退出導致表內產量快速提升,行業的真實產能利用率已經處於極高狀態。
我們看到,2017 年 5 月份以後雖然噸鋼盈利不斷上升,但行業日均鋼產量數據卻維持在 240 萬噸上下窄幅波動,產量對盈利的感知已經趨於鈍化,這意味著行業供給能力基本已經達到極值狀態,真實產能利用率頂部運行。 以具體實例為證, 2017 年三季度我們看到之前接連虧損的首鋼順義冷軋廠、*ST 重鋼已經扭虧為盈,行業高成本區域鋼企開始盈利意味著行業產能利用率已經處於飽滿狀態。
2017年預計粗鋼產量8.2億噸左右,同比增長1至2個百分點,進口鋼材1300萬噸左右,與2016年基本持平;出口鋼材7500萬噸左右,同比下降30%左右;表觀消費量7.55億噸,同比增長7%左右。鋼材價格綜合指數由年初的98.82上升至12月8日的126.27,全年漲幅達到27.87%。以上對鋼材市場技術特點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