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40年來中國經濟快速發展,工農業用水量快速提升,人口進一步增長,淡水資源供給缺口加大,因此海水淡化行業面臨較好的政策形勢。下面進行海水淡化行業投資分析。
就目前的形勢看,拓展水資源供給模式既是當前發展的迫切需要,也是未來的必然要求。由於生態和環境約束持續趨緊,沿海部分地區存在地下水超采和水質性缺水嚴重等問題,水資源的壓力越來越大,急需尋找新的水資源增量。
《2019-2024年中國海水淡化行業市場深度研究及發展前景投資可行性分析報告》表示,我國水處理產業發展已經進入轉方式、調結構、換動能的關鍵時期,供需多元化格局越來越清晰,結構低碳化趨勢越來越明顯,產業鏈系統化特徵越來越突出,水處理產業由此迎來了機遇與挑戰並存的局面。
隨著以清潔低碳為特徵的新一輪「節流開源」蓬勃興起,海水淡化將成為今後我國水資源利用的主要形式。受政策環境改善、成本下降等多重因素影響,我國海水淡化市場規模快速擴大,我國海水淡化設備投資規模也不斷增長。
近年來,我國的海水淡化能力不斷提升,海水直流冷卻、海水循環冷卻、大生活用海水技術得到不斷應用,年利用海水作為冷卻水量近千億噸,海水循環冷卻最大單機循環量已達每小時10萬噸。依靠科技的有力支撐,通過海水淡化有效提高我國沿海地區水資源保障能力,已成為我國沿海地區的重要選擇。
根據發改委、海洋局聯合印發的《全國海水利用「十三五」規劃》,到2020年全國海水淡化總規模達到220萬噸/日以上。預計「十三五」中後期,國內海水淡化將保持中高速增長態勢,到2023年海水淡化產水規模將達到285萬噸/日,產業發展將再上新台階。
其中,整體產業鏈保持中速平穩增長,海水淡化項目有望實現高速快速增長,膜設備、反滲透設備等水處理設備利用形式完成初步規模化示範,海水淡化產業發展將再上新台階。
未來,我國集約式用水模式增速會相對加速,而且隨著南水北調項目的效應凸顯,即使是小規模中水回用裝置,對組件、膜技術等要求也將越來越高,海水淡化作為緩解這一局面的突破點有望迎來發展高峰;且產業布局將持續向中東部地區、沿線海島轉移,工業、民用終端以及水處理應用模式將成為行業發展重點。以上便是海水淡化行業投資分析的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