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中國煤制油裝置運行總能力將達到1003萬噸/年。煤制油工藝複雜,技術要求高,國家一直作為戰略角度鼓勵適度發展,近期審批有加速跡象。以下對煤制油行業政策分析。
煤制油行業政策分析,煤制油技術瓶頸較高、轉化效益低,煤制油項目緩慢推進。煤制油是以煤炭為原料,通過化學加工過程生產油品和石油化工產品的一項技術,主要工藝路線為直接液化(DCTL)、費托間接液化(ICTL-FT)和甲醇制汽油(ICTL-MTG)三大類。直接液化技術流程簡單但對煤種要求嚴苛,操作限制要求較高,產出燃油中芳烴、硫和氮等雜質較多,目前還未有採用該技術的項目實現工業化運行;間接液化對煤種要求不高,產物主要由鏈狀烴構成,因此所獲得的十六烷值很高,幾乎不含硫和芳香烴,產出品質優於一般石油製品,但技術流程複雜、項目投資較高。由於煤制油技術瓶頸較高,項目轉化效益和經濟效益不突出,項目推進緩慢。煤制油行業分析指出,目前已投產項目規劃產能共計884萬噸(因有些項目實施技改,實際釋放產能921萬噸),加上在建、擬建項目預計未來規劃產能將達到1930萬噸。
相比一套煤制油和煤化工核心裝置本身,其周邊的環保、輔助、備用等設備投資更大。將各種產品充分利用,能夠實現項目的價值最大化。在此背景下,規模化、集約化的化工園區往往可以帶來更低的平均成本和更高的效益。項目的規模越大,噸產品所分攤的環保、電力等公用成本越低。現從三大環節來分析煤制油行業政策。
煤制油行業政策從短期來看,國內經濟進入新常態,能源消費增速放緩,企業經濟效益和投融資能力下降,煤炭深加工產業將面臨一段困難時期。但從長遠來看,現代煤制油化工是國家戰略需求。資源稟賦決定了中國油氣保障能力較低,現代煤制油化工產業能夠部分替代中國石油和天然氣的消費量,促進石化行業原料多元化,為國家能源安全提供戰略支撐,為石油安全提供應急保障,也能夠在油品質量升級和特種航空燃料發展方面提供有效支持。同時,現代煤制油化工是促進煤炭清潔高效利用和煤炭產業轉型升級的戰略性新興產業,能夠有效拉動區域經濟發展,並帶動煤炭、石化、機械等相關領域產業的優化升級。
全球石油市場供應寬鬆,國際原油價格未來5年可能會呈現先低後高的趨勢,短期內可能維持低位運行。煤制油行業政策分析,低油價對煤制油產業的影響較大,使企業經營困難,由於投資及成本構成的差異,低油價對現代煤化工的影響大於對石油化工的影響,造成煤化工失去了與石油化工競爭的優勢。雖然新能源交通運輸工具包括CNG汽車、電動汽車等的出現和發展,會對成品油產生一定的替代效應,但由於當前煤制油在成品油市場上的比重較小,在未來相當長一段時期內,新能源對成品油的替代傳導到煤制油化工的影響相對較小。
煤制油化工產業的發展過程始終伴隨著爭議,國家專門下達的產業政策要求多達十餘份,總體上要求示範先行,有序發展,不能停止發展,不宜過熱發展,禁止違背規律無序建設。煤制油行業政策分析,中國共產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以來,中央明確提出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其中,煤炭清潔高效利用是能源供給革命的核心內容,適度發展現代煤制油化工是途徑之一。
煤制油行業政策分析,隨著世界以及我國煤制油行業的發展以及需求,近年來,我國出台了一系列相關政策推動和促進煤化工產業健康有序發展。煤制油包括煤直接加氫液化制油和煤氣化合制油兩類,我國已經掌握了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煤直接液化和間接液化的關鍵技術。我國煤制油產業處於升級示範階段,建成的示範項目在運行過程中仍然存在一些突出的問題需要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