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歡迎來到報告大廳![登錄] [註冊]
您當前的位置:報告大廳首頁 >> 啤酒行業分析報告 >> 2014年我國啤酒行業現狀分析

2014年我國啤酒行業現狀分析

2014-03-21 14:22:38報告大廳(www.bptrips.com) 字號:T| T

  通過對啤酒行業的分析,了解到啤酒是水和茶之後世界上消耗量排名第三的飲料。啤酒於二十世紀初傳入中國,屬外來酒種。我國啤酒品牌雖然多達1500多個,但除了青島、燕京、珠江、哈啤、雪花等品牌在全國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外,其它的區域性品牌只在是本省市的區域市場具有較高的知名度,在全國範圍內的知名度還較低。以下是對2014年我國啤酒行業現狀分析:

  一、啤酒業集中度大為提高

  由於嚴重的供過於求矛盾長期存在,目前我國的啤酒行業是國內飲料市場競爭最激烈的行業之一。據了解,國內啤酒行業中四大啤酒巨頭僅占60%左右,距離成熟啤酒市場80%以上的行業集中度而言仍有一定差距。業內分析認為,啤酒巨頭們將進一步爭奪市場。

  百威英博在其三季報中表示同意繼續收購以加強其在中國的地位,並確定了不同區域的五家目標啤酒廠。華潤雪花、青島、燕京啤酒等也將通過併購以鞏固市場。

  啤酒業營銷專家方剛表示,隨著啤酒巨頭的收購或者擴建產能等動作,未來國內啤酒行業的集中度將會進一步提高,而國內二線品牌將成為外資啤酒巨頭收購的主要目標,「中國作為世界第一啤酒消費大國對於大鱷們無疑是巨大的誘惑。」

  他認為,目前國內啤酒行業格局可以劃分為以華潤雪花、青島啤酒、燕京啤酒為主的三大本土品牌以及百威英博、SAB(擁有華潤雪花49%股份)、嘉士伯三大外資品牌;二線品牌則以珠江啤酒、河南金星啤酒等為代表,目前徘徊在虧損或者低盈利,甚至「賣身」的邊緣。

  最新研究報告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9年中國小麥啤酒市場供需與投資策略研究報告》。

  二、高端啤酒市場塑造品牌形象

  經過多次重組併購後,我國啤酒巨頭又開始了新的較量,2014年,啤酒寡頭競爭將轉向品質升級競爭。

  當前,啤酒行業的較量主要集中在高端啤酒市場,中低端啤酒比拼銷量,高端啤酒市場塑造品牌形象,是未來啤酒發展趨勢。

  燕京啤酒在高端產品市場比青島啤酒落後,也比不上華潤雪花啤酒。我國這幾年啤酒主要是在中低端市場投入,由於啤酒生產原料、人力和運輸成本不斷增加,導致利潤水平持續低位。提高高端啤酒的市場占有率,已經是啤酒企業的利潤利器,其利潤水平是普通啤酒的5-10倍。

  目前,國內高端啤酒市場主要是進口啤酒長期占據,而且百威英博和嘉士伯已經由高端啤酒開始走向親民的中低端市場,對我國國產啤酒形成了強有力的競爭。所以,國產啤酒一方面面臨高端啤酒的利潤突破,一方面面臨中低端啤酒市場的蠶食,需要不斷提升品質,才能在未來啤酒發展市場占據市場地位。

  三、二線陣營需上演絕地反擊的品牌大戰

  當前啤酒行業已經呈現出明顯的品牌陣營。以雪花、青島、燕京為主的三大國有品牌,以及百威英博、SAB(擁有雪花啤酒49%的股份)、嘉士伯三大外資品牌為主。二線品牌以珠江啤酒、金星啤酒、金威啤酒等為代表,二線品牌目前徘徊在虧損或者低盈利的邊緣,甚至「賣身」的邊緣。

  啤酒產業間的競爭早已上升到資本的逐利之戰,因此越來越多的啤酒企業被收購、兼併、融資入股。總體來看,一線品牌跑馬圈地,二線品牌都困於掙扎。一線陣營的品牌,財大氣粗,在繼續攻城拔寨、高歌猛進的同時,亦都各自展開自己的品牌公關,以雪花為例,持續多年的勇闖天涯為品牌注入勇敢、挑戰的品牌積極因子。

  「大企業買廠,小企業買店」,大企業利用買廠、收購等方式,逐漸合圍二線品牌。區域啤酒品牌本土為王的渠道優勢也在被逐漸蠶食。在一線品牌和外資品牌的圍剿之下,二線品牌們當何去何從?面對一線品牌來勢洶洶的資本優勢、品牌優勢、人員優勢、經驗優勢、渠道滲透優勢,二線品牌大多都在疲於應付。不在沉默中死亡就在沉默中爆發,筆者認為,越是面臨逆境面臨險境的時候,二線品牌更應奮力一搏,反戈一擊,上演絕地反擊的營銷From EMKT.com.cn好戲。越是在最困難的時候,越是敢於亮劍品牌,因勢利導,利用品牌傳播、話題炒作的公關手法,大書特書品牌,採用事件營銷的傳播策略,謀取四兩撥千斤的營銷效果,為自身企業發展和品牌提升製造機會、儲備力量,同時也為品牌合作和企業融資增加談判話語權。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所有,未經書面許可,請勿轉載)
報告
研究報告
分析報告
市場研究報告
市場調查報告
投資諮詢
商業計劃書
項目可行性報告
項目申請報告
資金申請報告
ipo諮詢
ipo一體化方案
ipo細分市場研究
募投項目可行性研究
ipo財務輔導
市場調研
專項定製調研
市場進入調研
競爭對手調研
消費者調研
數據中心
產量數據
行業數據
進出口數據
宏觀數據
購買幫助
訂購流程
常見問題
支付方式
聯繫客服
售後保障
售後條款
實力鑑證
版權聲明
投訴與舉報
官方微信帳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