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異常天氣影響,占全球產量三成的巴西和印度2014/15榨季糖產量有較大幅度的減產。市場擔憂,全球糖市供應過剩轉為緊張,國際糖價有望步入上升周期,2014年或成為轉折年。另外,廣西糖會將於3月18日召開,業內普遍認為,此次糖會出台相關利好政策的可能性頗高。
近期,全球頭號食糖生產國巴西中南部罕見乾旱,多家機構紛紛下調2014/15年製糖期的甘蔗和食糖產量預估。巴西Copersucar集團預計,甘蔗產量預估減少4000萬噸至5.70億噸,食糖產量預估下調300萬噸至3200萬噸。巴西當地分析機構Canaplan表示,2014/15年度,巴西中南部主產區的甘蔗產量將下滑至不足5.77億噸。Canaplan主管表示,過去一年舊作甘蔗重栽的比例大幅下滑,甘蔗種植面積擴大的幅度不足 1%。本周初,另一分析機構Archer Consulting也公布了新一年度甘蔗產量的首份預估報告,其預計甘蔗產量為5.9億噸,同比下滑1%。
糖廠協會(ISMA)近日稱,受過多的降雨影響,世界第二大製糖國印度糖產量或降至四年來最低水準。ISMA在一份聲明中稱,印度糖產量可能達到2380萬噸,較此前預估的2500萬噸減少4.8%。產量下降很有可能削減印度位於五年最高水準的庫存水平。而美國農業部USDA調低了2013/14年度年末國內食糖庫存量。
鑑於上述影響,眾多機構調低全球食糖產量預估。德國研究機構F.O. Licht最近將對2013/14全球糖市供應過剩量的預估調降18%至360萬噸,低於該機構此前預計的440萬噸。上一年度全球糖市供應過剩770萬噸。近期中金公司稱,基於對全球前三大食糖生產國巴西、印度和中國新榨季產量的預測,2014/15榨季全球食糖將在五年內首次出現供應缺口,有望推動國際糖價提前步入上升周期。
據糖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目前,隨著國際糖價的反彈,配額外進口糖成本已經高出國內糖價10%以上。鑑於受種植效益下滑以及近期霜凍天氣影響,我國2014/15 榨季甘蔗收穫面積預計將下滑5%以上,再加上全球減產,隨著夏季消費高峰的啟動,我國糖價有望在下半年迎來反轉。
南寧糖業具有55萬噸的蔗糖產能,業績彈性較高。在南寧國資委改革的驅動下,發展動力強勁。貴糖股份將依靠科技創新對甘蔗資源進行全面的綜合開發,實現工業污染防治由末端治理向生產全過程控制的轉變,形成了獨特的製糖循環經濟模型。
政策建議
中國糖料生產大多分布在經濟欠發達地區,甘蔗基本種植在旱坡地上,幾乎沒有水利灌溉條件,品種單一老化、蟲害、旱災、澇災頻發,機械化和社會化服務水平嚴重落後,是糧、棉、油、糖四大作物中生產率水平最低的農作物,也是獲得國家生產扶持和保護最少的農產品。近些年隨著生產資料和勞動力價格的迅猛上漲,糖料生產成本也大幅攀升,成本上漲幅度高於收購價格上漲幅度,糖農每畝收益僅在500~800元之間,農民生產投入積極性嚴重不足,單產和含糖分徘徊甚至下降,面積和產量增長乏力。同時,甘蔗砍收"用工荒"問題愈發嚴重,勞動力短缺成為甘蔗產業發展的長期瓶頸。目前種蔗勞動力平均年齡為 45歲,未來僱工短缺問題將進一步加劇,並進而威脅產業發展基礎。要穩定我國食糖產業的發展基礎,保障我國食糖產業安全,就要從根本上重視糖料生產發展,保障原料的穩定有效供給。為此,提出以下政策建議:
1.制定中國食糖產業發展戰略,明確食糖生產區域布局和發展目標,完善宏觀調控機制,高效運用國家儲備手段,保證國內食糖市場的平穩運行。
2.轉變糖料生產發展方式,大力推進糖料生產"四化"同步發展。目前來看,中國製糖業無論從農業環節還是企業環節來講都是一個相對落後的產業,離現代農業的發展理念和發展模式相距甚遠。糖料種植還沒有擺脫靠天吃飯的困境,糖料面積和食糖產量極不穩定,食糖價格大起大落,農民收入長期低下,製糖企業在保本線上掙扎。土地資源和勞動力的日趨緊張已經成為制約中國糖業發展的瓶頸。像以前那樣靠擴大糖料種植面積來增加供給已經變得不現實了,必須要轉變糖料生產發展模式,全面推進糖料種植"四化"同步發展,即良種化、機械化、水利化和規模化的同步協調發展,通過科技力量提高單產和含糖量,最終實現傳統農業和加工業向現代產業的轉變和升級,使中國食糖自給率穩定在70%以上。
3.鼓勵蔗田蔗地流轉,發展適度規模經營,同時發展留種、機耕、坎運、交售等環節的社會化服務,降低成本,提高效益。
4.加大對糖料生產環節的補貼和扶持力度,保障農民利益,保護食糖產業基礎。
5.建立食糖供求預警機制,在對國內外食糖生產、需求、庫存、價格的預測基礎上對進出口進行更準確更及時的調控,使貿易手段成為調節國內供求關係的有效槓桿。同時及時發布市場預警信息,引導糖農和製糖企業規避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