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草原和荒漠地區,以放牧為主的畜牧業稱牧區畜牧業。家畜主要是草食動物。經營管理粗放,農牧結合不密切,飼草供應季節性波動大,易受災害性天氣的威脅,家畜生產力低而不均衡。據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了解,中國的牧區位於北部和西部邊疆,包括內蒙古、新疆、西藏、青海、四川、甘肅、寧夏、黑龍江、吉林、遼寧、河北、山西等省、自治區,共有266個牧區、半農半牧區縣(旗),面積占全國土地總面積50%以上,牧畜頭數占全國牲畜總頭數的22%。發展的基本原則是:合理利用和保護現有的天然草場;重點進行草原建設和其他建設,如開發水源,貯草備料,改善牧業生產條件;調整畜群結構,發展季節性生產,如羔羊當年屠宰,肉牛早期育肥屠宰,揚夏飽秋肥之長,避冬瘦春乏之短;農林牧結合發展;以及採取適用技術,加速技術改造等。
牧區畜牧業:內蒙古、新、青、藏、川五個省區,天然草場面積占中國草場面積的75%以上。
內蒙古牧區:分布在我國最大的草原,全區草場從東到西,分為森林草原、草原、荒漠草原和荒漠草場。家畜也相應地由牛、馬、綿羊向山羊、駱駝過度分布。東部的呼倫貝爾盟是有名的三河馬、三河牛產區。
新疆牧區:分布於天山以北的北疆和南疆西部山區,屬山地牧區。隨海拔從低處的荒漠到高山草地,形成垂直分布的不同牧場。優良畜種有伊犁牛、伊犁馬、伊犁白豬、新疆大尾羊、阿爾泰大尾羊等。阿爾泰地區為我國大尾羊商品生產基地。
西藏牧區:屬高寒牧區,草場資源以高山草甸、高原寬穀草場面積最大。畜種有氂牛、藏綿羊、藏山羊等。藏北「春放水邊,夏放山,秋放山坡,冬放灘」;藏南「春季牧場在山腰,夏季牧場在平坡,秋季牧場在山頂,冬季牧場在陽坡」。
青海牧區:屬草原牧區。天然草原可劃分為草甸草場、灌叢草甸草場、草原草場、沼澤草場、荒漠草場和森林草場等,其中,以草原草場、草甸草場面積最大。天然牧場集中在青海湖環湖區、青南高原區和柴達木盆地區。畜種有青海藏羊、哈薩克羊、河曲馬、玉樹馬等。由於長期沿襲傳統的自然放牧,靠天養畜的粗放經營方法,畜牧業發展緩慢,而且不穩定,出欄率和商品率低。
半農半牧區畜牧業:以大興安嶺斜向內蒙古高原的南側,連接黃土高原,再斜向康藏高原的東側。這一地區兼有農區和牧區的某些特點,既有一定的天然草場,又有相當數量的耕地。
農區畜牧業:指中國牧區、半農半牧區以外的以農作物栽培為主的地區,尤其以東北、華北、長江中下游平原、四川盆地和珠江三角洲最為集中。
城市郊區畜牧業:伴隨城市經濟發展,從農區畜牧業分化出來,而集約化程度較高的畜牧業。城市郊區畜牧業主要是為城市提供新鮮的乳、蛋、肉等畜產品。了解更多相關請查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2014-2018年畜牧業市場前景分析預測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