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健康領域正在發生一場跨界革命,而移動醫療是這場革命的核心推動力。目前國內的移動醫療產業尚未成型,產品和服務存在較嚴重的同質化現象,相關廠商仍在探索差異化競爭,未來將出現制定產業「遊戲規則」的領導者。
通過對我國移動醫療市場分析了解到,儘管業內普遍認為移動醫療產業的市場前景廣闊,但也存在政策層面不確定、盈利方式不明朗、醫療資源不充足、數據採集不豐富等困境。尤其是政策層面,有可能成為制約移動醫療行業的較大障礙。下面是宇博智業市場研究中心整理的我國移動醫療市場分析。
可穿戴式設備、移動互聯、大數據等技術,正從診斷、監護、治療等各方面顛覆著傳統的醫療模式。移動醫療市場分析報告獲悉,根據公開資料整理髮現,2013年中國移動醫療市場規模為22.5億元,預計2017年將達到120億元。一個智能化的醫療時代即將開啟。
不過國內移動醫療領域的盈利模式仍處於探索階段,未來盈利模式的主要還是要依靠移動網際網路的便捷性圍繞信息流展開。
移動端網民規模2014年達5.53億人
2011年國內移動網民的規模是3.56億人,2014年移動端網民規模增至5.53億人,增長了55.3%,移動網際網路的發展仍在繼續,且逐漸成為主流,各個領域紛紛將重心轉移到移動網際網路方面來。國內的移動醫療市場無論從發展時間還是技術水平來說,仍處於初步發展階段,隨著人們對於移動網際網路認知的完善和網絡安全的普及,移動醫療將會擁有一批巨大的成熟的用戶市場。
移動醫療APP下載量排行綜合類、藥品信息和保健類為主
截止到2014年11月26日,春雨醫生作為一類綜合型健康類APP累計下載量超過了3210萬次,在移動醫療健康類APP中位居榜首;快速問醫生下載量2245萬位居第二;問藥排行第三,下載量為961萬次,不足第二名的一半;第四是掌上藥店,下載量為708萬次;用藥助手、丁香醫生、丁香客作為丁香園「三劍客」下載量分別是273萬次、239萬次和23.7萬次;此外好大夫在線下載量140萬次排在第七位。目前比較為大眾所接受的APP主要是綜合類、藥品信息和保健類,較為專業的可提供核心類醫療服務的內容仍比較缺乏,可見未來移動醫療領域在這一方向的發展仍有待攻克。
移動醫療各功能分布
移動醫療服務主要包括移動醫療周邊服務和核心醫療服務。周邊醫療服務包括掛號、買藥、在線支付等等,目前的技術階段都是可以實現的。而對於核心醫療服務,例如醫生問診、身體檢查以及其他輔助類測試等則需要患者與醫生進行面對面的交互,目前的技術水平通過移動端設備還很難實現。也就是說目前的移動醫療服務主要是針對於周邊醫療服務所開展的,不具備「硬實力」,未來想要實現核心醫療服務的移動化還需要包括智能設備和移動交互等技術的長久發展。
移動醫療目前盈利模式主要集中在醫療服務周邊
目前的移動醫療盈利方式仍然以其周邊服務為主要導向,其中企業品牌推廣包裝占盈利的38.9%,渠道招商占比26.7%,醫療健康類產品占比23.6%,而作為移動醫療和性領域的醫療服務由於目前國內仍沒有成熟的盈利模式,盈利占比僅有9.3%。
國內移動醫療領域的盈利模式仍處於探索階段,未來盈利模式的主要還是要依靠移動網際網路的便捷性圍繞信息流展開。根據國外的較為成熟的手段,未來移動醫療盈利模式包括:1.醫院/醫生-病人-第三方客戶三者的信息交互;2.智能可穿戴設備與移動醫療信息融通,輔助慢性病管理和監護;3.效仿O2O模式,搭建病人與診所之間的O2O互動平台。
用戶最希望獲取的內容分布:用戶更青睞保健養生信息
當前階段用戶在移動醫療一領域較為關心的內容主要是保健養生類,占比89.7%。關注藥品信息類的用戶占比72.4%,健康貼士占比50.3%。病症診斷、用藥建議分別占41.9%、37.6%,醫藥周邊服務占比20.8%。相較於專業醫療核心服務相比,用戶更關心一些易於操作且風險小的保健養生類信息獲取,但隨著移動醫療的發展,我們有理由相信,病症診斷、用藥建議等等較為核心的醫療服務將會漸漸被提上日程。
BAT巨頭的移動醫療布局
百度的智能健康平台Dulife,通過智能血壓儀、手環等設備對健康實時監控,並將數據收集到雲端,通過分析處理對用戶進行相應的健康提示。
阿里巴巴主要藉助支付寶推出「未來醫院」計劃,初步建立移動醫療服務體系,包括掛號、醫院導航、繳費等功能,並提供藥物配送、轉診、保險審配等服務。
騰訊通過微信打造全程就診平台,通過手機實現掛號、繳費、候診、檢查報告查詢等流程。
未知的商業模式
分析我國移動醫療市場了解到,對於目前移動醫療的商業模式,圈兒里還沒摸到門。
「中國移動醫療行業想在全球範圍內取得長足發展,就必須與國際接軌,尤其需要符合國際醫療標準。但目前國內許多醫療實踐,無論中醫還是西醫,都沒有被納入國際醫療標準的範疇,缺乏國際制度性規範。」余衛湘表示,「其次,需要加強與國際的合作,目前國內市場上的移動醫療App大多缺乏國際合作機制,這不利於患者獲得更高質量的醫療服務,也多少削弱了利用移動醫療降低就醫成本的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