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4月份我國的鐵路貨運數據依然低位徘徊,不過鐵路擺脫單純依靠大宗物資運輸的努力已初顯成果,白貨(大宗貨物在鐵路內部稱之為黑貨,除此之外的高附加值貨物為白貨)在鐵路總體運輸量中的比重逐步上升,鐵路運輸物資結構正在發生變化。以下是2015年1-4月全國鐵路貨運發送量數據分析。
中國鐵路總公司發布的最新數據顯示,2015年1-4月全國鐵路貨運發送量完成11.44億噸,相比2014年同期的12.6億噸減少9.2%,降幅比1-3月收窄。其中,國家鐵路貨物發送量完成9.31億噸,同比減少8.6%。
大秦鐵路於5月11日晚間發布的公告數據也同樣印證了鐵路貨運繼續下行的趨勢。公告稱,2015年4月,公司核心經營資產大秦線完成貨物運輸量3064萬噸,同比減少4.61%;1-4月,大秦線累計完成貨物運輸量1.37億噸,同比減少5.97%。
中國北車一位人士表示,鐵路貨運下降對他們的影響也很大,「現在貨車的銷售情況很差,貨運下去了,鐵路局、神華、大秦這些以貨運為主的鐵路線對貨車的採購量都明顯減少,現在公司主要還是靠動車組等高端客車和海外市場在支撐。」
隨著經濟結構的變化,通過鐵路貨運來衡量國民經濟運行情況的指標意義也在逐步弱化。鐵路貨運量目前在整個貨運量的占比不到10%,2015年一季度鐵路貨運量占整個貨運量的比重是近10%,所以鐵路貨運量對宏觀經濟的解釋力度是在下降的。這一方面是因為產業地區結構的調整,另一方面是交通運輸結構多元化所致。
可資對比的是,鐵路貨運下降的同時,公路和水路貨運量在穩步增長。鐵路運輸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顯示,2015年一季度,全國鐵路貨運量8.7億噸,同比下降9.4%;全國水路貨運量13.8億噸,同比增長5.2%;全國公路貨運量72億噸,同比增長6.4%。無論從運量還是增速看,公路都遠超鐵路。
分析人員分析稱,這跟鐵路和公路水路的運輸物資結構不同有很大關係。
鐵路主要運大宗物資,其中糧食、煤炭、礦物質是重中之重,但是近年來,糧食方面,各地都建了糧倉,就地存儲,不需要大範圍轉運,煤炭和礦物質是開始就地轉化,搞煤化工或者發電,加上煤炭行業和冶金等重工業不景氣,需求不振,導致鐵路貨運下降。而公路、水路方面,運輸的物資中零散白貨占比重比較大,這兩年來物流業和電子商務蓬勃發展,整體運輸量穩步上升,但是鐵路由於此前並未深度參與其中,因此略顯劣勢。
不過,中國鐵路總公司「以白補黑」的貨運改革思路也一直在大力推行。
數據顯示,4月全路零散貨物快運環比增長3.4%,批量貨物快運環比增長8.8%。1-4月,中歐班列累計去程開行112列,同比增加75列,發送箱同比增長213%。同期,貨櫃日均裝車同比增長16%,環比增長7.3%,其中,高鐵行包運輸快速增長,4月共發送27萬件,環比增長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