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機械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16年我國工具機行業政策分析:供給側改革將催生工具機行業白金五年
 工具機 2016-08-18 13:20:10

  工業水平看裝備製造業,裝備製造業水平看工具機。這句話被多少次質疑後,卻是一次次被驗證。工具機被稱為「工業之母」,工業中的所有模塊零件都由它生產出來,而產品質量直接制約著我國工業發展水平線。自「中國製造2025」推出以來,製造業的轉型全方位開啟,而工具機行業則是真正被推到風口浪尖。同時網際網路+大步跨進各種行業,並以自己的力量改變著他們的生產方式、產業結構,「網際網路+行業」已經成為像工具機這樣傳統行業的重要突破口。以下是2016年我國工具機行業政策分析

2016年我國工具機行業政策分析:供給側改革將催生工具機行業白金五年

  供給側改革催生工具機行業白金五年

  「供給側改革」的實質不是解決我們理解的供過於求,而是解決供需錯配。歷經三十多年經濟的高速增長,很多人從低收入低消費到中高收入中高消費。據第三方機構調查數據:中國中高等收入人群已超過兩個億。總的基本需求是存在的,但收入變化導致需求也發生了天翻地覆的變化。人們消費不僅要有,還要好。從有手機到智能化手機;從有電視到高畫質電視;從有空調到追求低噪音節能空調;從坐普通火車到動車高鐵;從自己開車到開私人飛機-----;消費需求的更好更高追求,對裝備製造就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裝備製造的更高要求就反映到工具機,就是對工具機的更高要求。

  好產品呼喚好裝備,好裝備需要好工具機。供給側改革的核心是滿足人們不斷追求更好更高的需求做準備。以今年來重慶一家摩配企業在市場並不太好的情形下,追加設備投入,對現有設備進行升級改造,引入數台中高端數控工具機,淘汰原有的中低端普通工具機和低端數控工具機。像這樣進行設備升級改造的企業不僅僅在摩配行業,還在其它行業,不僅僅在重慶,還在全國各地裝備製造企業也都在進行著。但並不是所有裝備企業和行業都在做這件是,而是市場敏感、追求改革、還能湊集資金的裝備製造企業。正是他們催生了工具機市場回暖,催生了工具機行業必將到來的白金五年。

  生產到服務產業模式升級

  對於普通工具機和低端數控工具機,隨便招一兩個人,不用看圖紙、看看圖紙或是簡單培訓就可以操作。隨著中高端數控工具機的普遍使用,一旦出現問題便不是一般的工人或技工能解決的。這就要求工具機行業不但要提供較好的產品,還要有好的服務,售前、售中和售後服務。只有好產品加上好服務才能為用戶提供較好的使用體驗。一場從以產品為中心轉型升級到以用戶為中心的產業模式,正在工具機行業催生。

  以產品為中心,轉型升級到以用戶為中心,不是簡單的口號和幾項制度就能決定得了的。首先是一場思想革命,從頂層戰略設計思維到基層戰術實施觀念轉變;其次是工具機行業業務流程再造的一次革命,從設計到服務、生產到銷售,讓客戶體驗到簡單貼心與眾不同產品設計與服務關懷;然後才是工具機行業的一次管理的革新,以產品生產銷售績效管理為中心轉型到以客戶滿意度管理為核心全面流程再造及管理。過去生產製造企業以生產和銷售二輪驅動,轉型升級到以客戶為中心的客戶服務、產品設計、生產質量和銷售渠道創的新四輪驅動。

  產業模式升級是危機更是機會,不是一年兩年就能完成的,而復甦的工具機市場正預示著中國工具機正迎來白金五年、或是八年,十年。

  網際網路+工具機商業模式革命

  試想想,今天你想給孩子買支筆,你願意開車一小時到解放牌,花很長時間找到停車位,再跑到商城三樓文具處,買支筆回來,半天時間過去了!還是願意在手機上或是電腦上搞定,等著送貨上門來。如果你是採購主管,或是老闆想採購一批電腦,你是願意坐車去批發市場、電腦城、供應商公司、展銷會還是在手機或是電腦上動動手指頭就辦好了呢?最和我們息息相關的是交電話費,你是願意像過去一樣,滿街找營業廳或是充值卡店,還是在手機或電腦上1分鐘內快捷充值呢?

  真正的網際網路不僅僅是信息的展示,展示的網際網路那是傳統型思維。真正網際網路大潮勢不可擋的核心是互動溝通和有價值的分享;是人性便宜方便快捷惰性的滿足。目前還沒有很好的網際網路+工具機的商業模式,一方面是製造業決策生產銷售設計人員年齡偏老齡化,延遲了網際網路在工具機行業廣泛使用;另一方面是大眾網絡或展示性網絡缺乏專業性思維和用戶使用中服務問題的解決。

  網際網路+工具機是一次商業模式化革命,他消滅一切不對稱信息,他是信息與渠道的完美結合,信息與信譽對傳統營銷理念的重新塑造,網際網路重塑行業首先是對品牌工具機的顛覆:用戶不再為品牌溢價買單,用戶只對產品品質、服務和技術買單。工具機行業商業模式的革新正加速工具機行業白金五年的到來。更多相關行業分析請查閱由中國報告大廳發布的工具機行業市場調查分析報告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工具機相關研究報告
調研報告 數據中心 財經資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