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醫療服務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16-2020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及分析
 醫療護理 2016-11-28 13:28:46

  近日,國家衛生計生委辦公廳印發了《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國衛醫發〔2016〕64號),現對有關要點解讀如下:

  一、起草背景

  護理工作是衛生計生工作的重要組成部分,在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改善人民群眾就醫體驗及促進社會和諧方面發揮著重大作用。在全面貫徹落實《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進程中,我國護士隊伍建設和護理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護士隊伍建設取得長足進步,2016-2021年中國醫療護理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截至2015年底,我國註冊護士總數達到324.1萬人,較2010年增長58%。每千人口護士數從2010年的1.52提高到2015年的2.36。全國醫護比由2010年的1:0.85提高到2015年為1:1.07,長期以來醫護比例倒置問題得到根本性扭轉。護士隊伍的學歷逐步提高,專科護理水平不斷提升。具有大專以上學歷的護士占總數的62.5%,在日常護理工作和重大突發事件的醫療救治中,發揮了重大作用。護理服務不斷改善,獲得群眾認可。持續推進優質護理服務,護理服務更加體現「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廣大護理工作者為群眾提供專業、規範、人性化的護理服務。

  「十三五」時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決勝階段,根據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會議精神,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總體要求及《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三個五年規劃》、《「健康中國2030」規劃》,為進一步加快護理髮展事業,適應人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健康需求,特制定本規劃。

  二、制定過程

  對「十二五」時期護理事業發展規劃執行落實情況進行調研,並開展全面評估,國家衛生計生委醫政醫管局研究起草了《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多次召開「十三五」護理事業發展規劃專題討論會,組織衛生計生行政部門人員、衛生經濟管理、醫院管理及護理管理、護理教育等專家進行論證。此外,還廣泛徵求了相關專家,委內、外部門、委直屬單位以及全國各省(區、市)的意見,對《規劃》進行不斷修改完善。

  三、主要內容

  《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分為6部分:

  第一部分,「十二五」時期護理事業發展現狀及面臨形勢。全面總結和分析「十二五」期間我國護理事業發展狀況及面臨的形勢與挑戰。

  第二部分,指導思想和基本原則。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社會需求為導向,促進護理事業發展。同時明確了基本原則。

  第三部分,發展目標。明確了到2020年,我國護理事業發展的4個具體目標。一是護士隊伍的數量、素質、能力基本能滿足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需求。二是優質護理服務進一步縱深開展,群眾獲得感顯著提高。三是護理管理科學化水平明顯提升。四是老年護理服務體系逐步健全,不斷滿足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

  第四部分,主要任務。明確了七方面的工作任務。一是加強護士隊伍建設。二是提高護理服務質量。三是加強護理科學管理。四是拓展護理服務領域。五是加強護教協同工作。六是推動中醫護理髮展。七是加強與國際及港澳台的交流與合作。

  第五部分,重點工程項目。明確了「十三五」期間兩個重大工程項目。(一)護士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期間,重點開展新入職護士、專科護士、護理管理、社區護理、助產士等人員培訓,提升護理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二)老年護理服務能力提升工程。「十三五」期間,加強老年護理、醫養結合及安寧療護機構能力建設,切實提升老年護理服務水平。

  第六部分,保障措施。明確提出了加強組織領導、明確部門職責、認真貫徹落實、加強指導評估四方面的工作要求。

  附全文 國家衛生計生委關於印發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的通知

  國衛醫發〔2016〕64號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衛生計生委,新疆生產建設兵團衛生局:

  為進一步加快護理事業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結合當前我國護理事業發展現狀,我委制定了《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可從國家衛生計生委網站下載)。現印發給你們,請各地認真貫徹執行。

  國家衛生計生委

  2016年11月18日

  全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6—2020年)

  護理工作是衛生計生事業的重要組成部分,與人民群眾的健康利益和生命安全密切相關。為進一步加快護理事業發展,滿足人民群眾健康需求,根據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會議精神,以及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總體要求和《「健康中國2030」規劃》、《全國醫療衛生服務體系規劃(2015-2020年)》,制定本規劃。

  一、規劃背景

  (一)「十二五」時期護理事業發展取得顯著成效。

  在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全面貫徹落實《中國護理事業發展規劃(2011—2015年)》進程中,護士隊伍建設和護理事業發展在「十二五」時期取得顯著成效。護士隊伍不斷壯大,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逐步提高。截至2015年底,我國註冊護士總數達到324.1萬,與2010年相比,每千人口註冊護士數從1.52人提高到2.36人。全國醫護比從1:0.85提高到1:1.07。醫院醫護比從1:1.16提高到1:1.42。長期以來醫護比例倒置問題得到根本性扭轉。護士隊伍的學歷結構不斷改善,大專及以上護士占比從51.3%提高到62.5%,其中本科及以上護士占比為14.6%。各省(區、市)及各級各類醫療機構開展了不同程度護士崗位培訓和專科護士培養,護理專業技術水平不斷提高。護理服務不斷改善,更加貼近社會和群眾需求。通過實施護理專業的國家臨床重點專科建設項目,加強護理學科建設,護理專業水平不斷提高。通過實施「以病人為中心」的優質護理服務,改革護理服務模式,護理服務面貌持續改善。截至2015年底,全國所有三級醫院均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有1022所三級甲等醫院實現全院覆蓋,占全國三級甲等醫院總數的87.0%;有4858所二級醫院開展了優質護理服務,占全國二級醫院總數的82.6%。患者對護理的滿意度不斷提高。護理管理水平提升,護士積極性得到有效調動。各省(區、市)按照深化醫改和護理改革發展的工作要求,以實施護理崗位管理為切入點,不斷改革創新護理管理體制機制,在護士人力資源科學管理、護理質量持續改進、科學績效考核和薪酬分配等方面,積極探索實踐,取得積極效果,有效調動了護士隊伍的積極性。護理服務領域不斷拓展,群眾多層次健康需求得到響應。護理服務領域逐步從醫療機構向社區和家庭拓展,服務內容從疾病臨床治療向慢病管理、老年護理、長期照護、康復促進、安寧療護等方面延伸,努力滿足人民群眾日益多樣化、多層次的健康需求。

  (二)「十三五」時期護理事業發展面臨機遇和挑戰。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新任務對護理事業提出了新要求。沒有全民健康就沒有全面小康。「十三五」時期需要加大護理服務供給,推進優質護理服務資源合理配置,提高基層護理服務能力,為全面實現小康社會奠定健康基礎。經濟社會發展和老齡化進程加速對護理事業發展提出新課題。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進入新常態,人口老齡化加劇、新型城鎮化加速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進一步釋放了群眾多層次、多樣化的健康需求。加快發展護理事業,將護理服務內涵與群眾健康需求密切對接起來,是推進經濟結構轉型、擴大社會就業、提高群眾健康水平的新課題。推進健康中國建設和持續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對護理事業發展帶來難得機遇。黨的十八屆五中全會以及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明確提出要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樹立大衛生、大健康的觀念,把以治病為中心轉變為以人民健康為中心,關注生命全周期、健康全過程。護理服務於人的生老病死全過程,在滿足群眾身體、心理、社會的整體需求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醫藥衛生體制的不斷深化,為調動廣大護士積極性,解決長期以來影響護理事業健康發展的體制和機制性問題提供了新機遇。信息化技術的快速發展為護理事業發展創造有利條件。「十三五」時期,雲計算、大數據、移動網際網路、物聯網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必將推動護理服務模式和管理模式發生深刻轉變,為優化護理服務流程、提高護理服務效率、改善護理服務體驗、實現科學護理管理創造有利條件。

  與經濟社會進步、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需求相比,我國護理事業發展也面臨一些挑戰。一是護士隊伍數量相對不足、分布不均,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有待提高。二是調動廣大護士積極性的體制機制尚未健全完善。三是護理服務內涵需要不斷豐富,護理服務領域需要進一步拓展。

  二、「十三五」時期護理事業發展指導思想、基本原則

  (一)指導思想。

  全面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和十八屆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會以及全國衛生與健康大會精神,按照推進衛生和健康事業改革發展以及《「健康中國2030」規劃》總體要求,牢固樹立和貫徹落實創新、協調、綠色、開放、共享的發展理念,以人民健康為中心,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以社會需求為導向,完善護理管理制度,加強護士隊伍建設,提高護理服務質量,發展老年護理服務,促進護理事業與社會經濟協調發展,不斷滿足人民群眾的健康服務需求。

  (二)基本原則。

  1.整體規劃,分級負責。國家衛生計生委負責制定護理事業發展的總體規劃、配套政策,進行業務指導和評估檢查;各省(區、市)衛生計生行政部門根據本地區實際,制定具體實施方案,並組織實施和評估。

  2.提升能力,服務大局。增加註冊護士總量,提高整體素質,優化隊伍結構,提升服務能力。以持續改善護理服務為重點,全面推進護理事業發展和醫藥衛生體制改革。

  3.規範行為,保障安全。完善並實施護理相關法律法規、工作制度、技術規範和服務指南,加強護士執業准入和執業管理,規範護理行為,提高護理質量,保障患者安全。

  4.創新管理,擴展服務。建立並完善護理管理體系,通過改革創新,提高護理管理的科學化、規範化和精細化水平。以需求為導向,豐富護理專業內涵,大力發展老年護理、慢病管理、康復促進、安寧療護等服務,滿足人民群眾多樣化、多層次健康需求。

  三、發展目標

  到2020年,我國護理事業發展達到以下目標:

  ——護士隊伍的數量、素質、能力基本能夠適應衛生計生事業發展和人民群眾健康需求。新入職護士和護理管理人員培訓制度基本建立,有計劃的培養一批專科護士,滿足臨床護理需求。

  ——優質護理服務進一步向縱深開展。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不斷擴大,延伸至縣級和基層醫療機構;責任制整體護理服務模式全面推行,護理專業內涵更加豐富,群眾獲得感顯著提高。

  ——護理管理科學化水平明顯提升。護士分層級管理制度初步建立,根據護士臨床服務能力,結合職稱等,對護士進行分層管理。護士執業管理制度和醫院護理崗位管理制度健全完善,對護士人力配置、績效考核、崗位培訓和執業規則等進行科學管理,護士積極性得到進一步調動。

  ——老年護理服務體系逐步健全。老年護理服務隊伍和機構建設得到大力加強,老年護理服務行為更加規範。社區和居家護理服務不斷發展,進一步促進醫養結合、安寧療護以及護理服務業發展,不斷滿足老年人健康服務需求。

  「十三五」期間護理事業發展主要指標

「十三五」期間護理事業發展主要指標

  四、主要任務

  (一)加強護士隊伍建設。

  1.落實相關法律法規,維護護士合法權益。採取有力措施督促醫療機構落實《護士條例》等,在保證人力配置、提升薪酬待遇、防控和減少護理職業健康危險因素等方面加大落實力度,切實維護和保障護士合法權益和身心健康,穩定和發展好護士隊伍。大力宣傳在護理工作中作出突出貢獻的護士,依法嚴懲傷害護士的違法犯罪行為,保護護士人身安全。

  2.增加註冊護士總量,滿足臨床工作需求。根據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衛生計生事業發展的迫切需求,採取有效措施持續增加註冊護士數量,特別是基層醫療機構的護士數量。根據功能定位、服務半徑、床位規模、臨床工作量等科學合理配置護士人力,滿足臨床工作需求。

  3.建立護士培訓機制,提升專業素質能力。建立「以需求為導向,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的護士培訓制度。國家衛生計生委制訂培訓大綱和培訓要求,並指導各地開展培訓工作。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負責本轄區內護士培訓工作。重點加強新入職護士、專科護士、護理管理人員、社區護士、助產士等的培訓,切實提高護理專業素質和服務能力。

  4.建立護士分層級管理制度,明確護士職業發展路徑。建立符合護理工作特點的護士分層級管理制度。以護士臨床護理服務能力和專業技術水平為主要指標,結合工作年限、職稱和學歷等,對護士進行合理分層。將護士分層管理與護士的薪酬分配、晉升晉級等有機結合,明確護士職業發展路徑,拓寬護士職業發展空間。

  5.發展專科護士隊伍,提高專科護理水平。選擇部分臨床急需、相對成熟的專科護理領域,逐步發展專科護士隊伍。建立專科護士管理制度,明確專科護士准入條件、培訓要求、工作職責及服務範疇等。加大專科護士培訓力度,不斷提高專科護理水平。

  (二)提高護理服務質量。

  1. 完善護理工作制度、服務指南和技術規範。根據醫學科學技術發展和臨床診療工作需求,完善護理工作規章制度,臨床護理服務指南和護理操作技術規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和各級各類醫療衛生機構結合實際,細化有關內容並具體落實,提高護理服務的專業性、規範性。

  2.繼續深入推進優質護理。進一步擴大優質護理服務覆蓋面,逐步實現二級以上醫療機構優質護理服務全院覆蓋,提高開展優質護理的縣級醫院和基層醫療機構比例。繼續推動各級各類醫療機構深化「以病人為中心」的服務理念,大力推進優質護理服務,落實責任制整體護理。護士運用專業知識和技能為群眾提供醫學照顧、病情觀察、健康指導、慢病管理、康復促進、心理護理等服務,體現人文關懷。

  3.持續改進護理服務質量。建立完善護理質量控制和持續改進機制,運用科學方法不斷改進臨床護理實踐;明確護理質量控制關鍵指標,利用信息化手段,建立定期監測、反饋制度,不斷提高護理質量,保障患者安全。

  4.提高基層護理服務水平。通過對口支援、遠程培訓、在崗培訓等方式,加強基層護士的培養,提高其護理服務能力,特別是健康管理、老年護理、康復促進、安寧療護等服務能力。二級以上醫療機構要建立幫扶機制,帶動基層醫療機構提高護理服務能力。要逐步完善激勵機制,在績效分配、職稱晉升、教育培訓等方面,向基層護士傾斜,調動基層護士隊伍積極性。

  (三)加強護理科學管理。

  1.完善護士執業管理制度。應對患者和群眾健康需求,結合醫學和護理專業發展,根據護士執業能力,修訂護士執業註冊和醫療管理制度。完善護士執業地點、執業範圍和執業規則有關規定,密切醫療、護理、康復協作,促進護理在維護人民群眾健康中發揮更大作用。

  2.逐步實施醫院護理崗位管理。完善並推進醫院護理崗位管理制度,實現護士同崗同薪同待遇,激發廣大護士活力。要建立人事、財務、醫務、護理、後勤等多部門聯動機制,科學設置護理崗位,建立護士崗位責任制,明確崗位職責和工作標準,合理配置護士人力。在提高護士薪酬待遇的基礎上,建立科學的護士績效考核和薪酬分配製度,體現多勞多得、優勞優酬。

  3.加強護理信息化建設。藉助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和移動通訊等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大力推進護理信息化建設,積極探索創新優化護理流程和護理服務形式,強化移動醫療設備等護理應用信息體系,提高護理服務效率和質量,減輕護士工作負荷。同時,為實現護理質量持續改進、護理管理更加科學化、精細化等提供技術支撐。逐步實現護理資源共享、服務領域拓展,地區間護理工作水平共同提高。

  (四)拓展護理服務領域。

  1.大力推進老年護理。積極應對人口老齡化,逐步建立以機構為支撐、社區為依託、居家為基礎的老年護理服務體系。公立醫院資源豐富的地區可積極穩妥地將部分一級或二級公立醫院轉型為老年護理服務機構,鼓勵社會力量舉辦老年護理服務機構,為老年患者等人群提供健康管理、康復促進、長期護理等服務。健全完善老年護理相關服務指南和規範。加強老年護理服務隊伍建設,開展老年護理從業人員培訓,不斷提高服務能力。要發展醫養結合,為老年人提供治療期住院、康復期護理、穩定期生活照料、安寧療護一體化的健康養老服務。

  2.加快社區護理髮展。加強社區護士隊伍建設,增加社區護士人力配備,通過「請進來、送出去」等方式加強社區護士培訓,使其在加快建設分級診療制度和推進家庭醫生簽約服務制度中,充分發揮作用。鼓勵大型醫院通過建立護理聯合團隊等,發揮優質護理資源的輻射效應,幫扶和帶動基層醫療衛生機構提高護理服務能力,特別是健康管理、康復促進、老年護理等方面的服務能力。鼓勵基層醫療衛生機構發展家庭病床和居家護理,為長期臥床患者、晚期姑息治療患者、老年患者等人群提供護理服務。

  3.開展延續性護理服務。鼓勵醫療機構充分發揮專業技術和人才優勢,為出院患者提供形式多樣的延續性護理服務,將護理服務延伸至社區、家庭,逐步完善服務內容和方式,保障護理服務的連續性;與基層醫療機構和老年護理服務機構等建立合作聯繫,完善雙向轉診機制,建立預約就診、緊急救治的「綠色通道」,提高醫療效率,滿足群眾健康需求。

  4.加快護理員隊伍建設。探索建立護理員管理制度,明確護理員資質、職責、服務規範及管理規則等,保障護理質量和安全。制定護理員培訓大綱,大力加強護理員培訓,規範服務行為,提高人員從業能力。鼓勵有條件的醫學院校、行業學會開展護理員的培養,切實增加護理員數量,擴大社會就業,滿足群眾和社會需求。

  (五)加強護教協同工作,提高護理人才培養質量。

  以需求為導向,探索建立護理人才培養與行業需求緊密銜接的供需平衡機制,引導地方和學校根據區域健康服務業發展需求,合理規範確定護理人才培養規模和結構。研究制訂護教協同推進護理人才培養的政策措施。以崗位勝任力為核心,逐步建立院校教育、畢業後教育和繼續教育相互銜接的護理人才培養體系,全面提高護理人才培養質量。加強護理專業人文教育和職業素質教育,強化臨床實踐教學環節,注重職業道德、創新精神和護理實踐能力培養。加強師資隊伍和臨床實踐教學基地能力建設。

  (六)推動中醫護理髮展。

  大力開展中醫護理人才培養,促進中醫護理技術創新和學科建設,推動中醫護理髮展。國家中醫藥管理局組織制定並實施中醫護理常規、技術規範和人才培養大綱等。中醫醫療機構和綜合醫院、專科醫院的中醫科要積極開展辨證施護和中醫特色專科護理,創新中醫護理模式,提升中醫護理水平。充分發揮中醫護理在疾病治療、慢病管理、養生保健、康復促進、健康養老等方面作用。

  (七)加強與國際及港澳台地區的交流與合作。

  全方位、多層次、多渠道開展護理領域與國際及港澳台地區間的合作交流,學習和借鑑先進護理理念、實踐經驗、教育和管理,按照國際交流部署和推進與「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衛生與健康合作要求,加強在護理人才培養、業務技術、管理等方面的交流與合作,實現經驗共享、互利共贏。

  五、重大工程項目

  (一)護士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十三五」期間,重點開展新入職護士、專科護士、護理管理人員、社區護士、助產士等人員培訓,切實提高護理服務能力和管理水平。

護士服務能力提升工程

  (二)老年護理服務發展工程。

  「十三五」期間,大力發展老年護理服務事業,全面提升老年護理服務能力。加強老年護理服務、醫養結合及安寧療護機構能力建設,不斷完善相關服務指南和規範,進一步規範護理服務行為。加大人才培養力度,切實提升老年護理服務水平。

老年護理服務發展工程

  六、保障措施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各地要從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提高人民群眾健康水平的高度,充分認識加快推進護理事業發展的重要性、必然性和緊迫性,將護理工作發展納入推進健康中國建設、深化醫藥衛生體制改革和推動衛生計生事業發展總體規劃中,統一部署、統籌安排、同步實施。要切實加強領導,把推動護理工作發展提上重要議事日程,明確目標任務,認真組織落實。

  (二)明確部門職責,形成多方合力。

  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完善法律法規,抓好《規劃》實施,同時,協調發展改革、教育、財政、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和中醫藥等部門共同推進護理事業健康發展。發展改革(價格)部門建立以成本和收入結構變化為基礎的價格動態調整機制,合理調整包括護理在內的醫療服務價格,體現醫務人員技術勞務價值;教育部門深化護理專業人才培養改革,規範護理專業設置,加強人文教育和職業素質培養,嚴格臨床護理實習實訓管理,全面提高護理人才教育質量;財政部門按照政府衛生投入政策落實護士隊伍建設,提升老年護理服務能力等相關經費;人力資源社會保障部門建立適應醫療行業特點的公立醫院薪酬制度,重點向臨床護理工作任務重、風險大、技術含量高的護理崗位傾斜;要探索建立長期護理保險制度,為老年護理服務發展提供政策支撐。同時,會同衛生計生行政部門完善護理職稱評定,簡化評定程序,評定側重臨床護理工作數量、質量、患者滿意度及醫德醫風等。

  (三)認真貫徹落實,務求取得實效。

  各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積極貫徹落實《規劃》,在組織實施過程中,積極主動與其他有關部門溝通協調,結合實際,科學統籌,創新方法,注重實效。要注重抓示範點的建設,發掘典型經驗和有益做法,發揮示範點的引領指導作用,積極探索實踐、及時總結經驗,以點帶面,典型推動,帶動本地區護理工作分步驟達到《規劃》的各項目標,確保各項目標和任務落到實處,取得實效。

  (四)加強指導評估,保證工作效果。

  各省級衛生計生行政部門要制定切實可行的評估方案,建立監督評估機制,對本地區《規劃》的實施進度和效果進行評估,及時發現問題,並研究解決對策。2017年,國家衛生計生委將對各省(區、市)衛生行政部門貫徹落實《規劃》執行情況進行中期評估,2020年組織開展終期評估。必要時會同有關部門開展聯合督查,以推動規劃有效落實。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醫療護理相關研究報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