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業分析 礦產行業分析報告 內容詳情
2017年冶金行業市場現狀:生產越多虧損越多
 冶金 2017-03-16 14:36:24

  冶金行業在經濟下行壓力下的困難是前所未有的。記者在省內部分冶金企業走訪後發現,冶金行業「受累」於過剩產能的嚴重製約,已經不可避免陷入「血拚價格」進而微利運營的窘境。

  生產越多虧損越多

  邵安林介紹,當前,全球經濟復甦緩慢,經濟走勢偏弱,我國經濟持續降速,結構調整逐步深入,對冶金礦山行業產生的影響重大而深遠。一是我國鐵礦石需求總量很大,年均7億噸左右的粗鋼表觀消費量,需要鐵礦石原料11.5億噸左右。其中,80%以上的鐵礦石原料依賴進口,巨大的市場需求對國內鐵礦資源勘查開發形成持久支撐;二是我國鐵礦石需求增速下降,市場低迷萎縮。世界鐵礦石生產供應巨頭持續低成本擴產,2010年以來翻了一番,總量供大於求,價格連續5年震盪下行,並在2014年下跌50.8%的基礎上,2015年又下降了46.34%。三是我國冶金礦山生產成本過高。同口徑比,我國冶金礦山企業生產成本高出世界平均水平近20%,高出國際前10位礦業公司50%以上,僅與少數細磨選礦加工礦山相當,在國際上完全不具備競爭優勢,並且我國鋼鐵企業不願意多配國內礦。這種情況持續下去,只能是生產越多,虧損越多,經營壓力越來越大。

  實際上,我國加入世貿組織以後,已經在最大範圍和最深程度上參與國際經濟競爭與合作,尤其是近幾年,我國基礎設施大發展、大建設與城鎮化快速推進,推動了國內鋼材市場需求,煉鋼煉鐵原料鐵精粉需求加劇,境外礦進口量大增,不可避免地將國內冶金礦山企業引進到國際競爭中。但是,世界主要鐵礦石出口國的鐵礦石生產企業通過聯合重組逐漸呈現壟斷態勢,造成世界鐵礦石價格連年大幅度上漲,給需要大量進口鐵礦石的我國鋼鐵產業帶來極大威脅。特別是2000年以來,我國鋼鐵需求旺盛,進口鐵礦石量價同步攀升,十多年支出原料成本2萬億餘元,導致鋼鐵全行業虧損,嚴重威脅國家經濟安全。

  冶金工業經濟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鄭玉春認為,2016年世界經濟形勢仍不樂觀,已開發國家經濟恢復依然緩慢,新興及發展中經濟體面臨自身結構調整,使得我國面臨的外部環境仍然嚴峻,鋼材貿易摩擦呈現上升趨勢,出口增長難度加大。一是國際貿易競爭國內化,二是我國出口退稅效益補給了外國,三是我國出口政策過於複雜,四是「走出去」面臨轉型問題。

2017年冶金行業市場現狀:生產越多虧損越多

  創新驅動迫在眉睫

  據2016-2021年中國粉末冶金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顯示,有色冶金是我省傳統優勢產業,近幾年產量持續增長,深加工能力不斷增強。2014年全省十種有色金屬產量360.9萬噸,同比增長9.2%,占全國總產量的7.9%,位居全國第四位;有色金屬加工產量109.03萬噸,同比增長19.85%。

  業內人士指出,鋼鐵產業供大於求局面短時期內難以改觀,新的礦山減稅政策反而開闢價格跌落新空間,因此市場行情低迷局面仍會持續。但國家已經批覆的基礎設施投資能夠全面開工,環保政策繼續保持高壓,達到一個臨界點後,年內鋼材價格或許觸底回升。鐵合金產品產量5年來首次出現負增長,近期國內外鐵合金市場供嚴重大於求,價格深度擊穿產品製造成本,市場依舊處於下行通道中,由於當前國內經濟的增速下滑,鋼廠的效益不佳,且支撐市場的因素難以尋到,2015年鐵合金市場或將持續弱勢維穩。

  省工信委有關人士表示,2016年年底以來,國家發改委密集批覆重大投資項目有數萬億元之多,而且將進一步強調增加公共產品有效投資,啟動實施一批新的重大工程項目。同時,「一帶一路」等國家戰略的實施,也給我省鋼材、鋁產品等帶來巨大的潛在市場。2015年,國家投資放緩,市場需求下降對我省以原材料生產為主的工業經濟帶來了巨大的衝擊,這也是我省工業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的歷史機遇。國內技術水平落後的冶煉企業加速淘汰,供求關係將會得到改善,市場趨於平穩。因此經濟新常態迫使企業從規模擴張向創新驅動轉變,質量和效益成為提升行業競爭力的核心。我省應加強行業規劃引導,出台有效支持企業轉型發展的政策措施,鼓勵企業延伸產業鏈,提高附加值,促進我省原材料工業由大到強,引導行業企業持續健康發展。企業也應儘快從要素投入驅動轉向創新驅動,以技術優勢取代低勞動力成本、低原材料成本與低環境成本優勢,不斷提升產品質量與附加價值,更好適應市場需求的變化。

熱門推薦

相關資訊

更多

免費報告

更多
冶金相關研究報告
調研報告 數據中心 財經資訊
關於我們 幫助中心 聯繫我們 法律聲明
京公網安備 11010502031895號
閩ICP備09008123號-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