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年度的玉米產量將達到2.65億噸,比上一年增加了400萬噸。儘管災情不斷,2020年國內玉米產量仍然不錯,供求關係失衡,是造成玉米價格高峰期一路狂漲的重要原因。
國內玉米自2016年供給側改革以來,到本年度完成臨儲去庫,供需格局從嚴重過剩到目前產不足需,玉米期貨價格亦創出歷史新高。與去年同期相比,今年玉米的價格每噸上漲了20%以上。2019年玉米收購價每噸還不到2000元,大概是1800~1900元的樣子,現在實際成交價已經漲到每噸2400元~2500元了。而四季度又是一年裡供應最充足的時間段,現貨價格上漲難度較大,即便有減產坐實,可能也需要等到來年3月新糧逐步釋放才能得以證實。
現貨端價格難以上漲主要原因在於:首先,國內玉米供應在四季度環比進一步走向寬鬆局面,華北率先在9月中下旬上市新作,隨後東北玉米在10月底供應,疊加陳玉米出庫和部分進口玉米集中到港。因此,華北及南港對東北玉米的需求整體環比9月將會大大減弱,貿易環節很難再通過產區挺價推動銷區跟漲,尤其是南方港口庫存很快可能會超過2018年的水平;
其次,從需求面來看,四季度存在環比下降的可能性,4—5月集中補欄的仔豬,有望在9—10月集中出欄,疊加中秋節過後,蛋禽養殖面臨一波集中淘汰雞出欄,飼料需求在四季度或出現階段性回調;
最後,國產玉米價格上一個新的台階後和小麥的價差大幅收窄,尤其是華北小麥主產區,7月在玉米價格突破2500元/噸後就會出現比較明顯的的替代,南方及華北飼料企業均在積極尋找玉米的替代品,對高價玉米的補庫欲望大幅低於以前。總體上,四季度玉米價格走勢一般很難逆季節性上漲。
因此,無論是近月還是遠月合約的期貨價格都已經產生了超高升水,基差處於歷史低位。通過對玉米年度平衡表的推演及邊際測算,玉米2101合約面臨極大的新作上市壓力。操作上,建議2101合約在四季度收穫季節逢高逐步布局空單,參考臨儲拍賣成本止盈。風險因素關注國家儲備政策、進口政策、產區天氣情況。
對於接下來玉米價格走勢,分析人士表示,玉米上漲空間大不大清楚,目前價格高,但客觀上今年國內玉米減產,國家儲備玉米數量有限,且養殖需求持續恢復,單純從產業較大來看玉米上漲確定性大,至於能漲多少,就要看政策態度了。
作為我國產量最大的糧食作物,玉米的價格變化也會向外傳導。9月以玉米為原料飼料價格比上年同期上漲超過7%。 此外,玉米加工的下游產品澱粉、酒精等價格也大幅上漲,玉米酒精價格9月同比上升幅度超過22%。玉米澱粉價格從今年初每噸 2220元上漲到本周每噸2900元左右,上漲幅度超過30%。
玉米價格的上漲引起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不僅是農戶的囤積熱情開始高漲,臨儲玉米的銷售也基本都是溢價出售。
東北地區是我國最大的玉米產區,自2007年以來,黑龍江、吉林、遼寧的玉米播種面積不斷上升,目前東北三省玉米播種面積占全國播種面積超過31.6%。而在臨近秋收的季節,東北三省連續遭遇三次颱風襲擊。
2020-2021年度的玉米產量將達到2.65億噸,比上一年增加了400萬噸 ,但是,2020-2021年度玉米國內消費量的預測值較2019-2020年度增加了1300萬噸至2.93億噸,預計2020-2021年度的玉米需求缺口為2800萬噸。
2019-2024年中國玉米澱粉粘合劑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指出,滿足飼料糧的需求,一點問題也沒有,這幾年也看到工業用的玉米過度,工業主要是酒精、燃料乙醇,以及澱粉用的玉米,2021年工業用玉米就可能國家會採取調控政策讓它們產量適度進行控制。
對於近期玉米市場大漲現象,部分分析師認為,這並不意味著玉米市場失控,2020年的糧價上漲符合政策調控預期,市場也認識到價格大漲主要是因缺口較大,目前資金大量介入和看漲預期過強,導致價格上漲出現階段性偏離供求關係。
自9月3日-4日發生颱風氣象至今,玉米期貨價格累計漲幅已逾300元/噸,玉米市場快牛的行情基礎仍是新作的年度缺口,而市場多元主體看強後市進一步加劇了缺口的預期,12月前仍會是高位震盪偏強的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