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被稱為汽車的血液,對發動機能起到潤滑減磨、清潔防鏽,以及冷卻等作用。它對於車輛的維護很重要,以前國內的機油市場都被國外大牌所包攬,因為消費者對它們認可度較高,覺得外國機油品質更好。
2021年乘用車潤滑油市場規模接近1100億,在這個超千億的市場中,外資的銷量達到95%,簡單粗暴的來說,每賣出100桶機油,95桶都是外資品牌,國產品牌的機油只有5-6桶。根據機油市場分析相關數據顯示,2020年外資品牌機油占有率達到了94.9%,2021年這一數據是93.9%。
首先是目前機油的滲透率主要還是外資品牌,耳熟能詳的就有美孚、殼牌、嘉實多等等,國產品牌聽得比較多可能就是崑崙。另外,外資品牌的歷史比較悠久,自然知名度也會比較高,對於消費者來說肯定就是選擇知名度更高的產品了。
其次就是價格,以現在同樣是5W-30標號的機油為例,在維修店標準4L裝的機油,外資品牌和國產品牌的差價在100-200元不等,對於很多消費者而言這個差價可能只是一年一次,完全在接受範圍,如果在電商的優惠下這個差價會更小。機油市場分析數據顯示,很多消費者先入為主覺得貴就是好,再綜合知名度等,大家都會選擇外資品牌。
機油市場分析數據顯示,這兩年國內基礎油價格呈階梯上漲的趨勢。今年以來潤滑油基礎油的價格累計上漲了約2.5-3.0元/升;一些核心添加劑的價格甚至漲了10倍不止。原材料的價格上漲,是這一輪也是今年幾乎所有輪機油廠家頻頻漲價的最主要原因。而這背後則是「化工原料供應緊張、基礎油價格居高不下、添加劑價格持續上漲」導致潤滑油產品成本不斷攀升。
隨著國六排放標準的普及,國內外機油品牌在中國市場的競爭也很激烈,都推出了滿足國六標準的高品質機油,機油同質化明顯,那些劣質機油被淘汰出局,這次升級對我國汽車用油市場的品牌、技術、品質有很大提升,也讓消費者學習了如何正確看待和選擇機油。
我國的機油品牌起步比較晚,與外資機油品牌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不過近些年國產品牌也在不斷滲透市場,機油市場也在不斷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