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統意義上,清潔能源指的是對環境友好的能源,意思為環保,排放少,污染程度小。但是這個概念不夠準確,容易讓人們誤以為是對能源的分類,認為能源有清潔與不清潔之分,從而誤解清潔能源的本意。
在一系列利好政策的支持下,近年來,我國清潔能源的發展取得了顯著成效。到2016年3月底,全國風電累計併網容量首次超過1億千瓦,總量同比增長25%,占到全球風電裝機容量的四分之一,幾乎相當於滿足西班牙全國的供電需求。
光伏產業儘管受到歐美「雙反」影響,海外市場出現了大幅下滑,但近來過剩產能被逐步消化,產業集中度提高,市場重現暖意。國家能源局發布的光伏產業發展情況顯示,2014年全國光伏產業整體呈穩中向好和有序發展局面,光伏發電累計併網裝機容量2805萬千瓦,同比增長60%;光伏年發電量約250億千瓦時,同比增長超過200%。
與此同時,水電產業也取得重大突破。2014年,我國水電裝機容量歷史性突破3億千瓦,水電發電量更是歷史性地突破1萬億千瓦時。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氣候司國內政策和履約處處長蔣兆理表示,中國政府在降低碳強度方面取得積極成效,除了產業結構調整、節能提高能效、碳匯等外,大力發展清潔能源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承接了政府「非一般的期待」,也必然成為市場關注的焦點,這是業界對於未來清潔能源的普遍看法。「行業屬性來看,清潔能源產業涉及上述能源的前期開採、加工製造、運輸配料,上下游設備的研發、生產,以及相關技術的開發等。」在業界資深人士徐光瑞看來,2017年我國清潔能源領域無疑將喝上供給側改革「頭啖湯」。
2016-2021年中國清潔能源行業市場需求與投資諮詢報告表明,與此前能源五年規劃不同,日前印發的《規劃》實現了能源由量轉質的發展戰略,實行能源消費總量與強度雙重把控,劃定了50億噸標準煤的發展紅線。同時,優化升級能源結構,清潔能源將是能源供應增量的發展主體。而具有萬億投資想像空間的可再生能源,其地位不言自明。
按照《規劃》相關指標測算,非化工能源與天然氣消費增量是煤炭增量的3倍多,約占能源消費總量增量的68以上。具體來看,截至2020年,風電裝機達2.1億千瓦以上、太陽能發電裝機達1.1億千瓦以上、生物質能發電裝機達1500萬千瓦、地熱能利用總量達4200萬噸標準煤、水電裝機達3.8億千瓦。
若按年均分解,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總量年均增長逾4200萬千瓦。其中涵蓋風電約1600萬千瓦、光伏發電約1300萬千瓦、太陽能熱發電100萬千瓦、生物質能發電200萬千瓦,常規水電750萬千瓦,約占「十三五」年均新增裝機規模的半壁江山。
同時,在霧鎖迷城的現實困境下,《規劃》對煤炭的消費量提出了更嚴苛的要求,倒逼煤炭清潔利用的精細化、專業化、產業化。國家能源局發展規劃司副司長何勇健指出,「為實現15%的非化石能源發展標的,需要新增非化石能源2.3億噸標準煤。加之天然氣消費10%的願景,清潔能源消費增量將逾總體量的70%以上。若要維持目前消費水平,剩餘的增量就只能由煤炭補齊短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