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踏的垂直化模式使其多元化戰略面臨分薄資源的挑戰
【安踏VS李寧】
有關於生產銷售模式的對比,安踏與李寧的最大區別便在於「重」和「輕」。撇開這些因素,回歸到最核心的品牌上,兩家企業走的都是精耕細作的市場劃分模式。
目前,全球綜合性運動品牌一直是
體育用品的發展趨勢,包括耐克、阿迪達斯在內的領導品牌都是綜合性品牌。但更細分、更專業的運動品牌也擁有其自身特點,特別是在游泳、
羽毛球、
自行車等專業運動領域。品牌的多樣化是一個發展趨勢,但是就目前國內體育用品企業的管理水平和資源操作能力來說,走綜合性運動品牌的道路是業績高速增長的主流方式。安踏現階段的品牌策略符合這一趨勢,而上市一年來良好的業績也說明了所用策略的正確。李寧則通過多品牌的形式,藉助李寧母品牌長期發展打下的基礎,各細分品牌在各自的領域中尋求突破口。
A. 品牌戰略
安踏: 品牌多元化, 產品專業化
在北京奧運會的推動下,體育活動逐漸普及,大大增加了體育用品專業性和時尚化特點的需求。安踏將以「品牌專業化,業務多元化」的品牌策略,對安踏品牌進行管理和提升。
目前,安踏品牌已經涵蓋了上至籃球,下至乒羽、時尚運動、排球、兒童體育等運動系列的「有限多元化」,多元化的特點使得品牌作為綜合性運動品牌的形象已經建立。以此同時,安踏通過上述業務強化品牌的「專業運動」特色。
結合安踏垂直產業鏈,集中精力做好一個品牌的管理,充分發揮企業在
製造和渠道端的優勢,有效提高贏利能力,07、08財年的業績充分說明了這一品牌策略的優勢。不斷加強與中國運動聯賽,各大運動協會以及國際知名球星的合作,通過產品參加專業體育賽事來檢驗產品技術實力,提高品牌的專業性。充分延伸品牌的產品線,在擴大品牌認知的同時,也加強了品牌的「綜合性運動品牌」的形象。但目前安踏也面臨著業務多元化後可能會導致品牌資源被透支的危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