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黃金行業總體運行平穩,產業結構不斷優化,「走出去」步伐逐步加快,但仍面臨資源和環境雙重製約,生產成本逐年上漲,行業發展亟需加快轉型升級,以下是黃金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
黃金行業分析指出,黃金是化學元素金的單質形式,是一種軟的,金黃色的,抗腐蝕的貴金屬。金是較稀有、較珍貴和極被人看重的金屬之一。國際上一般黃金都是以盎司為單位,中國古代是以「兩」作為黃金單位,是一種非常重要的金屬。不僅是用於儲備和投資的特殊通貨,同時又是首飾業、電子業、現代通訊、航天航空業等部門的重要材料。
色金:也稱「次金」、「潮金」,是指成色較低的金。這些黃金由於其他金屬含量不同,成色高的達99%,低的只有30%。按含其他金屬的不同劃分,熟金又可分為清色金、混色金、k金等。黃金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清色金指黃金中只摻有白銀成分,不論成色高低統稱清色金。清色金較多,常見於金條、金錠、金塊及各種器皿和金飾品。
混色金:指黃金內除含有白銀外,還含有銅、鋅、鉛、鐵等其他金屬。根據所含金屬種類和數量不同,可分為小混金、大混金、青銅大混金、含鉛大混金等。
k金:指銀、銅按一定的比例,按照足金為24k的公式配製成的黃金。一般來說,k金含銀比例越多,色澤越青;含銅比例大,則色澤為紫紅。
我國黃金資源分布廣泛,儲量比較豐富,資源潛力巨大,隨著我國黃金產業政策環境不斷完善,黃金勘探能力及開採冶煉技術的不斷提高,黃金產量不斷增長,未來一段時期,我國黃金產業將會繼續穩步快速發展。
據中國黃金協會數據顯示,2017年國內累計生產黃金426.14噸,與2016年相比,減產27.35噸,同比下降6.03%。黃金行業定義及分類指出,其中,包括黃金礦產金完成369.168噸,有色副產金完成56.974噸。除此之外,國外進口原料產金91.35噸,同比增長11.45%,全國累計生產黃金(含進口原料生產)517.490噸,同比下降3.35%。
2018年國內黃金產量為401.12噸,連續12年位居全球第一,與去年同期相比減產25.023噸,同比下降5.87%。其中,受國內金礦資源品位下降及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礦業權清理整頓等影響,利用國內原料生產黃金401.1噸,同比下降5.9%;利用進口原料生產黃金112.8噸,同比增長23.5%。
一是黃金產量同比下降,國內資源保障形勢嚴峻。據協會統計,2018年,我國共生產黃金513.9噸,同比下降0.7%,產金量連續12年位居全球第一。其中,受國內金礦資源品位下降及自然保護區、生態功能區礦業權清理整頓等影響,利用國內原料生產黃金401.1噸,同比下降5.9%;利用進口原料生產黃金112.8噸,同比增長23.5%。
二是生產成本逐年上漲,利潤小幅下降。隨著黃金資源品位下降、原材料價格上升、人工費用上漲等影響,礦產開發利用難度進一步加大,開採成本不斷提高,黃金勘察及採選冶固定資產投資呈下降態勢,黃金噸礦綜合成本大幅提升。2018年,金礦採選利潤93億元,金冶煉利潤80億元,分別同比降低1.0%和1.1%。
目前,我國黃金市場的交易對象範圍較小。加工用金、生產用金等,是在中國人民銀行與各企業之間進行計劃銷售,私人消費的主要對象是首飾金。國際金市流行的小金條和金幣尚無進入我國金市。雖然,我國曾投放過熊貓金幣等,但數量不多,難以滿足市場的需要,無法大量吸取社會遊資,以上便是黃金行業定義及分類分析所有內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