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計數據顯示,2012年全球鞋業市場產量已達216.45億雙,到了2017年全球鞋業市場產量增長至262.57億雙,同比增長2%。截止至2018年全球鞋業市場產量超270億雙,達到了271.76億雙,較上年增長3.50%。全球製鞋行業市場現狀形勢大好。
製鞋業是勞動密集型產業,其發展和轉移收到土地資源、勞動力成本、原材料供應、環境保護以及銷售市場等多方面影響和制約。由於全球主要消費市場和鞋業製造商、批發商及零售商對利潤最大化的最求,必定要考慮上述方面的重要因素,使得全球製鞋業的重心在不斷轉移。早期的全球製鞋業總的中心在歐洲的義大利、西班牙和葡萄牙等國家,上世紀六七十年代開始轉移到成本相對低廉的日本、香港和韓國等國家和地區,上世紀80年代末,90年代初,又轉移到了土地勞動力成本更低廉、產業資源更豐富、投資環境更完善的中國大陸沿海一帶。
在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之後,我國鞋業進入發展的黃金時代,鞋產量和出口不斷增長,成為世界製鞋中心。自2011年開始,世界經濟復甦緩慢,我國全球製鞋行業市場現狀開始了艱難的轉型調整期,進入新常態時代。
2010-2016年,我國製鞋行業銷售收入總體上保持增長態勢。2017年,我國製鞋行業規模以上企業實現銷售收入7442.16億元,同比下降3.24%;實現利潤總額427.82億元,同比下降2.65%,跌幅小於銷售收入跌幅。
全球鞋類生產主要集中於亞洲,亞洲鞋類產量占全球鞋類總量的86.8%,其他大洲均沒有超過5%,南美洲為5.0%、歐洲為3.6%,非洲為2.9%,北美洲為1.7%,澳洲則可忽略不計。
近年來我國鞋出口形勢較為嚴峻,一方面是我國製鞋企業成本上升,出口產品價格上升;另一方面,是歐盟、美國等對我國鞋產品設置較高的關稅壁壘,較東南亞各國的出口鞋產品競爭力有所下降。
中國的製鞋業積累了很多矛盾,以出口為主的製鞋產業,面對國際市場的萎縮,又加之來自主要市場國的反傾銷等貿易保護措施下行壓力較大,規模企業出現的同時,一批小企業倒閉,製鞋行業進入調整期。儘管我國製鞋行業面對外部訂單轉移、國內成本上升和環境保護力度加強等問題,但憑藉優質的投資環境以及勞動力資源的優勢,已經建立起完善的上下游產業鏈,形成各種鞋類生產的產業集群,建立完善的鞋業成品和鞋材市場以及鞋類的研發中心和資訊中心,保障了我國製鞋行業市場現狀的穩定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