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4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促进社会办医健康发展,满足群众多样化健康需求,提出要“真心实意扶持社会办医”。有业内人士称,作为社会办医重要组成部分的民营医院迎来了春天。然而,多年来因政策得不到有效落实而缺乏扶持“外力”,民营医院自身却长期面临发展艰难等“病痛”,虚假宣传、过度医疗等问题也引发民营医院的信任危机。
人才短缺 医保定点难批
“自2013年医院成立之时起,我们就开始向有关部门申报医保、新农合定点。省医保、新农合都批了,就是市医保一两年了也没批下来。”地处太原的一家民营医院院长告诉记者。
太原市另外一家新成立的民营医院院长也向记者反映:“市医保和市农合对民营医院至关重要。4月份我们接诊了200多名病人,其中八成以上有医保,但因为医院没申请上医保定点,大多数病人拿着处方到外面买药,医院收入很少。”
山西省民营医院发展协会会长张宇峰说,全民医保时代,医保定点成为决定民营医院命运的关键。国家相关政策虽然多次强调,要在社会保险定点方面给予非公立医疗机构和公立医疗机构同等对待,但在基层,多数民营医院特别是新建的民营医院很难申请到医保定点。即便申请到,在报销比例等方面,相关机构对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也是区别对待。
山西多位卫生系统专家和民营医院负责人表示,除了“搞不定的医保定点”,人才短缺是制约民营医院发展的另一大障碍。限于观念、体制等因素,民营医院在吸引人才方面先天不如公立医院,只能引进一些企业、公立医院的退休专家。然而,在现有政策框架下,这些专家如果不下定决心辞职,则很难在民营医院注册执业。
太原安定医院院长白建华等人说,国家政策虽允许医师多点执业,但根据现有管理办法,需要通过医生个人申请、所在医院同意、卫生部门登记注册三个步骤。其中,所在医院是否同意,成为申请能否成功的关键。现实中,公立医院院长们担心,多点执业会给医院的管理工作带来冲击,涣散人心,自身的资源优势也将无法保持,所以没几家医院会同意自己的医师去别的地方执业。
业内专家表示,医师多点执业成空中楼阁,使优秀人才难以在公立医院和民营医院之间正常流动,不仅制约了民营医院发展,形成了大量医卫人才的闲置,且一定程度上催生了民营医院在用人上的违法违规行为。
负重竞争出歪招诚信底线频失守
太原市物价局价检分局局长郝爱强等人认为,由于相关政策落实不力,民营医院在与公立医院的竞争过程中,不仅起跑线不同,还是负重跑。在沉重的广告、房租等费用以及盈利创收压力下,部分民营医院难免产生违规冲动。再加上监管乏力,一些民营医院屡屡出现失信问题,招致群众不满,损害了行业健康形象。
太原市物价、卫生部门今年3月份公布的全市民营医院价格信用等级评价结果显示,该市61家正常营业的民营医院中,没有一家被评为得分90分以上的A级医院,超过87%的医院达不到得分75分至90分的B级标准,而得分在60分以上的只有35家,占比不足六成。负责这一活动的太原市价格诚信协会秘书长闫跃良说:“民营医院整体价格诚信水平偏低,一些医院的违规行为触目惊心。”
据2012-2016年民营医院市场分析及前景咨询报告数据显示,首先是部分医院虚假宣传和医托问题突出。一些民营医院违规发布医疗广告,篡改已批准的广告内容。有的打着各式各样“专家”牌子招徕病人,夸大医师能力,提高医师职称,冠以专家和教授头衔。部分医院利用所谓高科技设备,治疗成人隐私的疾病,收取高额治疗费。有的违背客观规律,夸大临床疗效,如保证一次性治愈、根治等。
2014年太原市卫生局受理查处的群众关于医托行为的投诉中,山西瑞民中西医结合医院和太原华西医院两所民营医院,都达到20次,时间跨度从年初到年尾。
其次是普遍存在过度医疗。太原市民营医院价格诚信评价活动,组织了29名医疗、价格管理专家对民营医院提供的病历进行专业分析。闫跃良说:“结果发现,过度检查、过度用药、过度服务、关联销售等过度医疗成为民营医院最突出、群众反映最强烈的问题。”
在提供病历的50家民营医院中,有40多家存在不同程度的过度检查,包括无依据、套餐式、全系列、与症状无关的检查等等形式。只有一家医院因病历中没有用药而判定为没有过度用药,其余49家都有过度用药体现,特别是抗生素滥用,包括无指征、超标、超时、超量和联合使用等。部分医院还存在过度医疗服务问题,带来较为严重后果。有的医院无指征手术宫颈锥切,违反基本诊疗原则;还有医院每天给病人同时开出8种以上理疗项目,给患者造成巨大经济负担和身心痛苦。
最后是价格违规和欺诈行为普遍。2014年太原市物价部门查处了14家民营医院的严重价格违法违规行为,包括分解项目收费、同一服务重复收费、不提供价费明细等。太原中山生殖医院当年被消费者投诉的案例中,与收费不告知、收费没票据、收费无明细有关的就10起。
扶管并重促进民营医院健康发展
山西省医卫系统专家表示,国家大力推动民营医院等非公立医疗机构发展,是为了使之对公立医疗机构形成竞争和补充,进而推动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形成多元化办医格局。然而,由于一系列扶持政策难以落地,特别是医保定点、人才、土地等核心瓶颈难以突破,民营医院只能负重前行,在与公立医院的竞争中“输在了起跑线上”,难以达到政策预期。根据卫生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到今年,非公立医疗机构床位数和服务量均应达到医疗机构总数的20%左右。但在山西,这一比例均只有10%左右。
张宇峰及多位民营医院负责人认为,推动民营医院发展离不开政府大力扶持,其中的关键,是要突破国家和民营医院热、基层政府冷这一“两头热中间冷”的现状。特别是基层政府要落实好国家各项政策措施,加快推进公立医院改革,清理取消有关不合理规定和政策障碍,在医保、人才流动、土地等方面尽快给予民营医院和公立医院同等待遇,弥补民营医院的“先天不足”。
郝爱强、闫跃良等人说,促使民营医院走依靠技术、服务和差异化竞争的健康发展道路,不仅要营造公平竞争环境,还应加大对民营医院的引导和监管力度。
一方面,围绕过度医疗、医托、虚假宣传等核心问题,尽快完善相关法律和制度,在法律制度层面形成对民营医院的无缝式监管。同时发挥协会力量,加强对民营医院的引导和自律,着力扭转民营医院失信形象。
另一方面,创新监管方式,将民营医院监管纳入社会诚信体系建设,利用社会力量约束其发展乱象。太原市去年以来开展的民营医院价格诚信评价活动,以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第三方开展。运用了包括明察暗访在内的现场调查、消费者访问、公众网络调查、专家阅卷评价、主管部门和相关机构征信调查等手段。最后根据评价指标体系,计算出各医院的得分,进行评级后向社会公开。一些民营医院和专家反映,这种注重公开公平公正的评级活动,令人信服,也使民营医院经营者感到震撼,对引导患者就医、遏制民营医院乱象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关专家建议,应当鼓励卫生、物价、医保等主管部门广泛开展合作,整合资源,按照公开公平公正原则,吸引社会公众参与,建立统一的民营医院诚信体系,对民营医院的违法违规、失信问题进行记录和评价,并向社会公示。同时将这一体系成果,广泛应用到民营医院医保定点、评级、日常监管等领域,建立民营医院退出机制,在社会和政策层面形成对民营医院的双重制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