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国际商品市场在经历短暂上扬后重陷跌势。2016年一季度,石油、钢铁、有色金属等多种大宗商品价格快速回升。当前世界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商品市场存在较大不确定性。预计2016年主要大宗商品仍面临去库存、去产能压力,价格可能出现反复。
一、2015年及2016年一季度国际商品市场表现
自2014年下半年开始,全球大宗商品市场进入下跌周期,商品价格逐月下跌。2015年,世界经济和国际贸易增长放缓,产业投资活动低迷,大宗商品需求疲软,而主要品种供应量持续增长,国际大宗商品市场弱势格局进一步强化。至2015年12月,主要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已低于2008-2009年全球金融危机期间水平,至11年来低点。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编制的初级产品价格指数比2014年同期大幅下跌31%,其中,以石油为代表的能源类产品跌幅最大,达39%;其次为金属类产品,下跌29%;食品饮料类和工业用农产品分别下跌15%和17%。其他大宗商品指数亦全面下跌,RJ/CRB指数全年下跌23%,标普高盛商品指数(GSCI)下跌33%,道琼斯商品期货指数(DJAIG)下跌24%。
分时间段看,商品市场2015年上半年与下半年表现截然不同。上半年,美国经济数据表现良好、市场预期乐观,同时俄罗斯与西方对峙、伊朗核谈判进程前景不明、中东地区恐怖主义势力上升等地缘冲突事件频发,商品市场多次震荡上行,1-6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综合指数一度扭转2014年的持续下跌态势,回升7%。
然而由于世界经济复苏缓慢、国际市场需求疲软、商品产能过剩突出等基本面因素没有改变,大宗商品市场价格下跌的大势难有根本性改观。在经历上半年的温和走强后,三季度开始大宗商品价格再度普遍下跌,进入四季度,能源、金属、工业原材料、粮农产品等品种呈全面加速下跌之势,7-12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综合指数下跌21%。
分品种看,2015年以原油为代表的能源产品呈“过山车”般走势,经历了从一枝独秀到领头下跌的逆转。2015年1-6月,原油价格大幅回升29.4%,带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源类指数上涨17.8%,能源产品成为上半年唯一上涨的商品大类;其余商品中,食品饮料、金属、工业用农产品分别下跌5.6%、5.1%和4%。
7-12月,油价重挫33.1%,拖累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能源类指数大幅下跌29.3%,其他商品跌势继续扩大,食品饮料、金属、工业用农产品分别下跌8.8%、14.8%和7.3%。2015年全年,除棉花因主产国压缩种植面积、削减产量使得价格企稳上涨外,其余主要大宗商品品种价格全线下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