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是中国‘十三五’开局之年,石油和化学工业发展已进入新常态,结构调整全面推进,经济增长由高速转换到中高速。1~7月份,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实现主营业务收入7.32万亿元,实现利润3401.7亿元,进出口总额2664.5亿美元,炼油、氮肥、氯碱、电石等传统产业的投资保持基本稳定,落后产能持续退出。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公布了今年1~7月份我国石化行业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解读“新常态”下,石化行业的发展方向,以及中国石化行业如何“走出去”面向全球竞争市场。以下是2016年我国石化行业现状分析:
成绩效益运行平稳
“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7.32万亿元,占全国规模工业主营收入的11.8%。化学工业增加值增长9.6%,石油天然气开采业下降2.8%,炼油业增幅 8.7%。油气生产降幅扩大。全国原油天然气总产量1.94亿吨(油当量),同比下降1.5%,主要化学品总量增长约3.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副秘书长庞广廉发布了石化行业2016年1~7月经济运行情况,并对主要经济指标进行了解读。
在投资方面,投资降幅扩大。石油和天然气开采业实际投资1141亿元,同比下降28.1%;化学原料和化学品制造业投资7859亿元,降幅5.5%。
在进出口方面,出口降幅继续收窄。全行业进出口总额2664.5亿美元,下降15.3%,占全国进出口总额的13.1%。其中,出口972.8亿美元,降幅8%,占全国出口总额的8.3%。累计逆差719亿美元,同比缩小30.3%。
在市场消费方面,增长平稳。我国石油天然气表观消费量4.39亿吨(油当量),同比增长4.4%;主要化学品表观消费总量增幅约4.5%。全国化肥表观消费量(折纯)3942.1万吨,同比增长5.5%,增速为今年以来最低。有机化学原料表观消费量增幅11.2%;无机化学原料表观消费量增长2.2%;合成材料表观消费总量增幅约3.5%。
在经营方面,行业效益继续分化。石油和化工行业实现利润总额3401.7亿元,同比下降7.6%,占同期全国规模工业利润总额的9.7%。每100元主营收入成本84.48元;主营收入利润率为4.64%。产成品存货周转天数为13.8天;应收账款平均回收期为26.4天。全行业亏损面为16.5%。
“从主要经济指标完成情况来看,石油和化工行业效益运行平稳,走势继续分化,整体上回升向好的态势没有改变。”庞广廉强调。
应对调结构转方式促升级
8月8日,国务院发布《关于石化产业调结构促转型增效益的指导意见》,提出了中国石化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总体要求、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也据此制定了石化行业调结构转方式三年实施规划。
“过剩矛盾有效缓解,合成氨、尿素、磷肥、电石、烧碱、聚氯乙烯、轮胎产能控制;产品结构逐步改善,以进口替代为主攻目标,其中化工新材料整体自给率超过 75%;产业布局趋于合理,新建、改扩建化工企业入园率达100%;绿色制造全面推进,能源消耗、二氧化碳排放量、用水量比‘十二五’末下降6%;创新能力明显增强,科研投入占全行业主营业务收入的比例不低于1.2%。”庞广廉对石化行业调结构转方式三年实施规划的主要目标进行了总结。
庞广廉还列出了石化行业调结构转方式三年实施规划的五大基本原则,即坚持改善供给与扩大需求相结合,加快实施技术改造,提高传统产品质量,着力发展高端产品;坚持稳增长与调结构相结合,狠抓稳增长,为调结构争取时间、腾出空间,又要努力调结构,加快新旧动能转换;坚持政府引导与企业主体相结合,政府主要通过改善宏观调控、维护公共竞争秩序,创造良好外部环境,企业要紧盯市场、苦练内功,强化管理、降本增效,不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坚持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相结合,严格控制过剩领域新增产能,加快淘汰落后产能,着眼长远,深化体制机制改革;坚持调整存量与做强增量相结合,推动企业兼并重组,巩固现有产业竞争优势,大力发展化工新材料,配套发展专用装备制造和相关生产性服务业。
“‘十三五’时期,中国经济仍处在大有可为的战略机遇期,也是石油和化学工业由大向强跨越起步的重要窗口期。抓住这一新的关键时期,对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实现高层次跨越和赶超,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李寿生表示,石化行业要抓住“十三五”的机遇期,努力走出一条以结构调整为主攻方向、以创新驱动为新动力、以绿色循环低碳为重要保障的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本质安全型等新型工业化道路,推动行业由大向强跨越迈出坚实步伐。更多相关石化行业分析请查阅由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石化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