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分析 >> 贸易行业分析报告 >> 2月进出口贸易分析:近年来首次贸易逆差

2月进出口贸易分析:近年来首次贸易逆差

2017-03-20 13:23:50报告大厅(www.bptrips.com) 字号:T| T

  自2016年我国实施“一带一路”政策以来,我国外贸持续回暖,各地区外贸都在稳定发展中,据海关总署公布的2月份进出口数据出现了2014年2月以来的首次贸易逆差。以美元计,2月份,我国出口同比减少1.3%,进口同比增长38.1%,贸易逆差为91.5亿美元。

  2月进出口数据的主要特点是:进口远超预期,出口不及预期,出现罕见的贸易逆差。其中,春节因素是造成贸易逆差最为关键的因素,进口的价格因素高于数量因素,但数量的回升也不容忽视。

  出口表现不及预期,可能有三方面原因:其一,春节因素影响。从工作日看,今年2月份比去年同期多1天,但是春节因素影响企业的生产节奏,节前赶工出口、节后恢复生产备货。其二,包括劳动力成本在内的各种成本上升,边际削弱出口产品竞争力。农民工工资上涨多发生在春节后,去年三四线城市地产销量火爆,可能使节后中西部民工向东部的流动规模减小,劳动力供给不足进一步推动成本上升。其三,中国贸易环境、贸易结构发生变化。与中国出口下滑形成反差的是,2月份韩国和中国台湾的出口增速均明显上升。

2月进出口贸易分析:近年来首次贸易逆差

  综合前两个月的外贸数据来看,出口增长4.0%。主因是2016年下半年以来,主要发达国家需求改善、大宗商品价格回升和由此带来的部分新兴市场基本面好转,出口量价层面均有改善。2016年下半年以来,美欧日PMI持续回升。衡量全球贸易走势的波罗的海干散货指数(BDI)从去年2月的低值290回升至去年11月的峰值1257,并于今年2月14日降至685,3月7日回升至1077。2月份,中国外贸出口先导指数为40.2,较前月上升1.2,连续四个月环比上升。不过,由于中美贸易战风险等不确定性因素仍然存在,外贸的国际环境依然严峻复杂。

  2月份,进口同比增速为38.1%,人民币值同比增速为44.7%,好于前值22.5%,大超预期,与PMI进口项的上升一致。虽然仍有价格和低基数因素支撑,但在大宗商品价格整体平稳、出口偏弱的情况下,如此高的进口增速凸显了内需的强劲。1、2月进口累计同比增长26.4%,1月可参考的宏观经济指标较少,1、2月进口数据可以作为经济基本面改善的佐证。

  贸易伙伴方面,除对中国香港、中国台湾、东盟出口增速上升外,内地对其他主要贸易国家(地区)出口增速均现下滑。2月份,内地对美国、欧盟和日本的出口增速由正转负,分别为-4.2%、-5.8%和-7.8%,分别较前值下降10.6、8.8和17.1个百分点;对印度、澳大利亚、俄罗斯的出口增速分别为-4.2%、-16.4%和-6.0%,分别较前值下降9.7、22.4和31.9个百分点;对加拿大、巴西、南非的出口增速分别为-12.3%、7.5%和-7.4%,分别较前值下降24.9、34.6和27.2个百分点;对韩国的出口增速变化不大,2月份录得11.2%,较前月小幅回落0.1个百分点;对香港、台湾、东盟的出口增速由负转正,分别为11.3%、18.0%和1.9%,分别较前月上升25.6、20.5和2.7个百分点。

  我国的贸易账户自2014年3月以来首次转为逆差。2月份,人民币汇率企稳,外汇储备余额达30051.2亿美元,重返3万亿美元关口,终结此前连续7个月的下跌态势,贸易账户转为逆差表明外储增加的来源并非是贸易,而是由其他因素引发的结汇。

  由于进口价格指数与PPI高度相关,所以伴随着PPI的大幅回升,2017年进口增速也会大幅回暖。但是,由于我国的出口以机电产品为主,出口价格指数与PPI相关性较小,所以出口价格指数回暖的程度较小,2017年的进口改善将好于出口。同时,由于中国劳动力成本优势不再,产业资本有转移之势,因此,2017年中国出口会由于全球经济的回暖出现好转,但是难续2000年~2007年外贸辉煌时代的光景。由于进口回升幅度大于出口,预计2017年中国贸易顺差也将进一步回落。

  总体来看,现在由于全球贸易正在回暖,2017年外贸产业链看好以下三类机会:一是外贸的回暖导致海运、航运等领域的回暖,BDI的回升将会持续;二是因全球资本开支周期回暖,中游制造业会因为资本品和耐用品需求的回暖而受益;三是中国出口依存度较高的行业(如纺织服装类)会受益。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