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全国旅游业对GDP的综合贡献为9.13万亿元,占GDP总量的11.04%,全年人均出游次数达到3.7次。我国出境游客的人群正在向二、三线城市快速下沉,他们目前为我国出境旅游市场贡献了最大的新客群,其消费能力已经比肩一线城市。以下对境外游行业现状分析。
境外游行业现状分析,2016年受到欧洲暴恐、汇率波动以及局部纷争等因素的影响,出境游增速放缓,2017年回暖趋势明显。境外游行业分析显示,2017年全年,中国公民出境旅游1.3亿人次,比上年同期增长6.56%。2017年出境游花费达到1152.9亿美元。2018年春节,我国出境游人群规模进一步扩大到650万人次,年轻群体不断增多,80后、90后占比近半,以亲子游为代表的家庭游越来越多。同时随着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深度游和个性体验更受欢迎,催生自由行不断升温,新兴目的地也备受青睐。
2017年出境游花费增长平稳
随着人均收入的提高和交通条件、休假制度等的改善,国人出游目的地选择发生从国内游到周边出境/出国游,再到长线出国游的转变。近年来我国出国游人次增速持续超过出境游整体增速,港澳台游人次增速放缓。同时,出国游目的地结构受到政局变动、国际安全、汇率等因素影响而呈现结构性调整。现从三大存在的问题来分析境外游行业现状。
目前,我国针对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法律、法规不健全,一些组团社经营活动不规范,超范围经营、变相转让特许经营权,并且进行虚假广告,旅行社内部管理不善,承包挂照、为他人代办旅游签证,给不法分子可乘之机,产品经营操作流程不规范,各种违规的业务操作和宣传促销行为比较严重。境外游行业现状分析,现在中国的出境旅行社,常常与国外小规模的,甚至不正规的“地接”社合作,而这些“地接”导游素质参差不齐,有的甚至在国内没有导游资格证。我国还存在着大量未经批准的出境游经办组织和人员,包括旅行社和非旅行社的经营性、非经营性组织和人员。一些黑中介、黑社影响了出境旅游主渠道的发展。公费出境旅游、滞留不归问题仍较严重。
境外游行业现状分析,经营出境旅游的高利润使大量的旅行社参与这一竞争激烈的市场,有权的和无权的经营者一哄而上,使用各种合法合理和不合法不合理的手段争抢业务,导致了低于成本价的削价竞争,各个旅行社进行低层次的“价格大战”,以零团费,甚至是负团费招揽客源,所谓“羊毛出在羊身上”,经营者必然要通过降低接待水准、服务质量,减少游览时间、增加购物时间,变相强迫游客参加自费项目等来弥补低团费导致的损失。这一现象在“港澳游”、“新马泰游”等市场极为严重。
游客普遍对直观低价产品有强烈的偏好,不与旅行社签订旅游合同,不会通过广告获取正确的产品信息,不索要发票等。旅游保险意识也不强。境外游行业现状分析,在出境旅游活动中,个人旅游保险往往被忽视,或抱有侥幸心理,不参加相关的保险。多数中国公民出境旅游的目的以观光旅游为主,度假旅游发展不成熟。易受到国外旅游目的地的赌博、色情诱惑。
境外游行业现状分析,出境游旅行社作为产业链条上重要的一环,渠道可替代性强,利润率低。对比国际出境旅游集团,经营过程资产逐渐变重,对产业链上游资源和竞争对手进行整合。例如A股出境游旅行社上市公司起家业务和产业链布局各异,但发展愿景殊途同归;出境游旅行社需向下完善批零一体化网络,通过零售业务突出品牌,提升议价能力,强化粘性;向上游拓展延伸,背靠集团资源或借助资本市场力量延长业务链条,提升利润水平,同时加强对资源控制,提高壁垒,获得更多竞争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