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21日,人民银行、银保监会、证监会、财政部、农业农村部联合印发《关于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指导意见》,从8个方面提出29条具体意见,以切实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效率和水平。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有明确的目标和导向。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金融资源更多地投向乡村振兴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围绕金融精准扶贫、国家粮食安全、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小农户、农村产权制度改革等金融服务需求做好金融服务。从地域方面看,不仅要服务发达地区,也要服务老少边穷地区;从主体方面看,不仅要服务规模化经营的现代农业,也要服务传统农业;从行业方面看,不仅要服务农村二三产业,也要服务农村种养殖业。通过多方的共同努力,全面的金融服务,不断提升金融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加大金融精准扶贫的力度,扩大金融支农资源,改善农村金融服务,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在此过程中,既要有政策支持,也要有市场运作,充分尊重市场规律,发挥市场机制的决定性作用。与此同时,在金融服务过程中,也要积极推动并引导农业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有创新的产品和服务。金融产品和服务是连接金融机构和客户的桥梁,在服务乡村振兴过程中需要把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作为一个重点,提高金融服务的可得性和满意度。一是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扩大服务的范围。在融资方面,农业农村有较多的不动产和动产,但不是很符合金融机构对于抵质押物的要求,需要在法律法规许可的范围内,积极探索扩大抵质押物范围,从而服务更多的客户。二是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丰富服务的群体。农村地区人口结构、产业结构等都有较明显的差异,金融服务需求也不相同,需要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服务更多客户群体,扩大金融服务的覆盖面。三是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拓宽服务的渠道。农村地区经济密度相对较低,金融机构实体网点相对较少,需要积极依托互联网开发利用线上渠道,形成线上线下渠道协同发展的格局,让数量更多、分布更广的客户能够获得金融服务。四是通过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提升服务的效率。农业尤其是传统种养殖业经营活动季节性较强,金融服务需求也有较强的季节性,且融资需求需要快速满足,也要求在金融产品和服务创新中不断提高效率。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有多层次的组织体系。随着经济发展水平的提高,农业农村的金融服务需求更加多样化、多元化、差异化,要求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时要有多层次的组织体系。首先,充分利用既有银行、证券、保险、信托、基金、期货、金融租赁等金融机构的优势,根据其职责分工,为农业农村提供全面的金融服务。同时,也要结合农业农村的特点,发展好农商行、农信社、村镇银行、农村合作金融组织等专业的金融机构。其次,在银行业金融机构内部也要形成差异化的格局。开发性金融机构、政策性金融机构在业务范围内,重点提供中长期信贷支持,引导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形成。全国性商业银行利用其点多面广的优势,结合战略定位推动城乡资金融通,促进农村金融资源回流,充实乡村振兴的资金来源。农村中小金融机构切实用好其扎根农村的特点,在涉农金融方面真正地做专做精。再次,不同类型的金融机构也要充分开展异业合作,以产品或业务为纽带,利用各自的专长为乡村振兴提供综合性的金融服务。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有科学的政策引导。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本身就是一个系统工程,金融服务乡村振兴也需要有系统的政策引导。一是货币政策积极发挥其正向激励作用,通过差别化准备金、再贷款、再贴现等政策工具,以及宏观审慎评估引导金融机构资金更多流入乡村振兴领域。二是财政政策通过税收优惠、财政补贴,健全农业信贷担保体系,发挥国家融资担保基金的作用等撬动更多的资金流入乡村振兴领域。三是金融监管完善差异化监管体系,既要对金融服务进行严格科学的监管,又要对乡村振兴金融服务提供差异化的监管,适当放宽“三农”专项金融债券的发行条件,适度提高涉农贷款不良容忍度,提高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的积极性。四是相关的法律法规和规章制度也有必要结合乡村振兴金融服务实际需要,及时研究并推进修订完善,让金融服务乡村振兴有良好的法律法规环境,切实有法可依。
金融服务乡村振兴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农业农村的金融服务有着自己的特点,规模较小、成本较高、风险较大就是其中一部分,加上金融基础设施不够完善,金融生态环境不够友好,也对金融机构服务乡村振兴形成直接制约。在这方面最典型的是国内信用体系建设不健全,金融机构无法全面准确了解农业农村客户,特别是小微客户和个人客户,提供融资等金融服务时缺少有效的风险管理抓手,不得不更多地依赖抵质押物,而这些客户虽然拥有一些动产或不动产,但并不全是合规足值的抵押物,从而导致其融资难。对此,需要从信用体系建设方面,加强诚信意识教育,多渠道整合社会信用信息,完善信用评价和共享机制,让不同部门、不同渠道、不同类型的信息能够互联互通、相互印证,也要充分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工具,进一步减少金融机构服务农业农村客户的信息不对称,提高金融机构服务农业农村客户的积极性、主动性、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