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底,管理规模超过百亿元的证券类私募管理人已达44家。在近期投资者入市热情高涨之际,百亿级私募迅速扩容。在百亿级私募扩容的同时,头部私募之间的竞争也愈发激烈。
相比于2019年末,2020年上半年百亿级私募出局4家、新晋11家。具体来看,上半年退出百亿级阵营的机构有星石投资、北京源乐晟、煜德投资及喆颢资产,新晋成为百亿级私募的有宁泉资产、礼仁投资、金锝资产等11家机构。
百亿级私募内部频频洗牌。从近5年来百亿级私募的名单看,2015年以来,共有60余家机构上榜,但仅有5家“常胜”至今,包括淡水泉投资、重阳投资、景林资产、乐瑞资产和千合资本。
“短期业绩对私募的规模影响较大。比如今年上半年,如果业绩低于10%,多数投资者会产生质疑,甚至赎回私募产品去购买公募基金,所以私募规模座次洗牌的重要原因是短期业绩的分化。”上述私募研究员直言。
2014-2020年中国基金行业市场竞争格局与发展趋势预测报告数据显示,在上半年百亿级私募业绩排行榜上,沪上一家私募以下跌5.12%的业绩垫底,对比排名第一的盘京投资,差距超过了30个百分点。
一位来自业绩表现较差的百亿级私募的业内人士透露:“导致相同策略的百亿级私募业绩分化较大的主要原因是投资风格不同。我们坚持低估值策略,因此上半年收益率表现相对较差,公司也承受了很大压力。但基金经理还是坚持自己的投资策略,静等市场风格扭转,以追求长期的超额收益。在这一过程中,一定会有一些投资者难以坚持,选择赎回。这种情况下,规模只有100多亿元的私募很容易掉队,而下半年一些业绩排名靠前、规模超过50亿元的私募将陆续进入百亿级梯队。”
上半年私募基金产品共发行7785只,其中7213只为股票型基金,占比92.65%。从具体月份来看,上半年的1月、3月、5月和6月私募基金发行数量均超过1000只,尤其是3月份的发行数量达到了2372只。
观察各家私募机构情况,上海景林资产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景林投资)、深圳市林园投资管理有限责任公司、高毅资产等32家基金公司新基金成立数量均在20只及以上。《投资时报》研究员注意到,在上述32家私募基金公司中,有15家公司在上海。
主动权益策略私募中,高毅资产和淡水泉投资今年上半年分别成立39只和42只,前者今年发行了邓晓峰、冯柳等明星基金经理的产品,包括高毅晓峰、高毅邻山等,另外还新发了高毅精选FOF、高毅研究精选等产品。
赵军执掌的百亿私募淡水泉投资,2020年也一改低调作风积极布局,成立了淡水泉平衡优选、淡水泉成长等多只产品。
知名主动权益机构景林投资、上海盘京投资管理中心(有限合伙),今年分别新成立了32只、19只产品。由曾经的“公募一哥”王亚伟担任董事长、投资总监的千合资本管理有限公司(下称千合资本),上半年仅成立9只新产品。
同时,业绩稳健的量化私募基金也备受青睐,比如九坤投资(北京)有限公司成立了九坤策略精选、九坤量化进取、九坤股票多空配置等26只产品。今年以来业绩表现尚可的上海汐泰投资管理有限公司(下称汐泰投资)成立了汐泰锐利、汐泰明俊等18只基金。
研究员发现,2020年上半年的私募新发基金,呈现出向头部或业绩优异的公司集中的趋势,相对而言,量小绩差的私募基金公司销售压力较大。
借着上半年私募基金火热发行的“东风”,存量私募基金规模亦有所增加。中国证券投资基金业协会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存续私募基金共86095只,存续规模为14.35万亿元。其中,存续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为45278只,存续规模2.65万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