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从国家政策,还是从市场未来预测来看。抗癌药未来的产业前景都是非常广阔的,而如何加大科研力度、加快国产进口替代都是国内企业未来所需要面临的问题。
我国每年新发癌症病例超350万,抗肿瘤药市场规模超过千亿元,约一半来自进口。近年来,我国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和加速国内外抗癌药、创新药上市,国内抗癌药市场逐步扩大。
随着国内研究的逐步深入,在2019年的AACR(美国癌症研究协会)上,上海胸科医院的陆舜教授关于国内原创c-MET抑制剂沃利替尼(Savolitinib)在肺癌中精准疫疗的重磅研究,受到国际关注。通过现代精准医疗筛选的方式,使得沃利替尼在临床实验中非小细胞肺癌患者中的客观有效率(肿瘤显著缩小)超过50%,疾病控制率(肿瘤不进展)更是超过90%。并通过穿透血脑屏障的方式,让肺癌转移到脑部的肿瘤也产生良好的控制。
除沃利替尼外,capmatinib(INC280)和tepotinib也都在积极试验中,并在相应筛选患者身上看到了初步疗效。目前该药物正在上市审核中,未来将成为这一类被精准筛查出的癌症患者的最佳选择。而百济神州广州生物药,其自主研发的PD-1替雷利珠单抗也将在广州的生产基地投入生产,主要用于治疗复发/难治性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仅2019年国内正在审批上市的抗癌新药已达7种,包括乳腺癌、肺癌、黑色素瘤、淋巴瘤等。随着后续临床试验的展开,该7种药物的治疗癌症种类也会增加。
随着国内企业对抗癌药物的深入研发,未来国产替代速度必会逐步上升,我国会逐步摆脱国外企业对抗癌药物的垄断。
新版目录新增了17种抗癌药,其中包括仑伐替尼等新药好药。2018年抗癌药专项准入谈判中的14种独家药品按规则进行了续约或再次谈判,平均降幅为14.95%,其中个别一线抗癌药降幅超过60%,目录内癌症用药的保障水平明显提升。
国家癌症中心副主任、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副院长石远凯说,2020年新增的肿瘤药物都是这一两年新上市的主流用药,有明确的临床适应症,同时基本覆盖各主要器官的癌症。常见的肺癌、乳腺癌药物增加了,一些不常见的肿瘤也有了可以用的药品,用药有了更多选择。目录内原有的药品降价了,可及性大大提高,保证了患者的治疗效果。
2021年3月1日起,全国范围内将正式启用新版目录。2018年肿瘤专项谈判准入的17个抗癌药,按原有的政策报销到2021年2月28日。下一步国家医保局将印发文件,指导地方做好新版目录落地执行,做好政策衔接、配套和信息系统调试,指导定点医疗机构根据需要做好必要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