蔬菜整体价格下降,大白菜、莴苣等多个蔬菜平均批发价跌到每斤1元以下。春节假期过后,随着全市企业陆续开工,对农产品的需求增加,这两天本地蔬菜市场成交量逐日增加,交易基本恢复正常。
节后的新发地市场已恢复忙碌。2月21日记者从新发地市场获悉,市场内6500余名商户已全面复工,春节后蔬菜日供应量连续超过2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近1倍,蔬菜加权平均价也降到每公斤3.36元,节后市场蔬菜供应充足、价格稳定。
在新发地市场西红柿经营区,一条通道两侧是整整齐齐的货车,每辆货车前都摆放着几箱西红柿,供进货商挑选。商户段灵芝的西红柿来自山东,春节期间,她一直留守市场。“每斤一块四、一块八,这几天销量快速回升,价格比去年低多了,去年这时候能到五块钱左右。”来自黑龙江的商户曹德海也有同感,他的西红柿来自四川,售价在每斤1.5元左右。“春节期间每天进一挂车,30吨,比往年多,销得还成,就是今年卖不上价!”
西红柿价格今年确实很低,以2月19日为例,西红柿批发价格为每公斤3元,去年是10.1元,下降70.3%。主要原因是去年西红柿价格高,农民大量种植西红柿,供大于求。2月19日蔬菜加权平均价为每公斤3.59元,去年同期为2.96元,拉高蔬菜加权平均价的主要是大葱、冬瓜、红薯、胡萝卜、扁豆、香菜等几个品种。例如大葱,去年同期供应量为700吨,今年只有200吨,减少71%,批发价格也从去年的每公斤3元左右增加到今年的每公斤10元左右。冬瓜去年同期的供应量为850吨,2021年只有70吨,供应量减少92%,价格从去年的每公斤1.6元上涨到今年的每公斤6.4元。但大白菜、芹菜、茄子、西红柿、黄瓜、豆角、土豆、姜、蒜、西葫芦、菜花等的平均价格都比去年同期低。
响应留京过年号召,新发地市场5800余名商户选择留守市场保供,节后,市场6500多名商户已基本全面返岗,商户们的积极复工使市场蔬菜供应量快速攀升。新发地市场统计数据显示,大年初一市场蔬菜上市量为1.5万吨左右,初八以来新发地市场蔬菜上市量都超过了2万吨,昨天更是达到了2.19万吨,与往年同期相比增加了近一倍。蔬菜的加权平均价也从正月初二的每公斤4.68元,降到昨天的每公斤3.36元。
2021年气候条件好,在南方蔬菜丰收的同时,北方因为光照充足,设施蔬菜长势好,供应量也将增加,节后市场蔬菜供应量将保持充足状态,蔬菜价格稳定。
新发地市场猪肉批发大厅也已恢复交易,猪肉价格稳中有降。目前,猪肉上市量已超800头,批发价格从节前的每公斤37.5元至43元下降到每公斤25元至34元。
全国冬春蔬菜播种面积预计为8500万亩,同比增加100万亩。其中,广西、四川、湖北、江苏、山东、河北等17个主产省份蔬菜在田面积6365万亩。大白菜、黄瓜、番茄、茄子、豇豆等大宗蔬菜种植面积增加,田间长势良好。
一季度蔬菜上市总量有望小幅增长。今年一季度蔬菜上市总量预计将达到1.62亿吨以上,同比增长2%。其中,未来一个月上市蔬菜量4800万吨,同比增长2.6%。17个主产省未来一个月蔬菜上市量4300万吨,同比增长3.1%。
主产省冬春蔬菜调出有保障。据了解,各主产省积极采取有力措施,加强防灾减灾措施落实,大力发展蔬菜生产,增强蔬菜调出能力。其中,广西在田蔬菜面积500多万亩,每周收获量70万吨,可外调25万吨。安徽预计未来1个月蔬菜收获产量190万吨,每周调出量8万吨左右。福建每周调出量约14万吨。河北1-2月设施蔬菜和冬储菜预计产量560万吨,可调出220万吨。
价格方面,根据农业农村部对全国及北京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价格监测,葱姜等蔬菜品种价格近期有所下降。截至2月3日,北京市蔬菜批发价格为每公斤4.41元,比1月份的高点下降12.7%。
农业农村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尽管蔬菜生产供应总体稳定,但前期几轮寒潮天气对南方露地蔬菜和北方设施蔬菜带来不同程度影响。同时,出于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某些时段、个别地区有可能出现道路运输受阻、生产用工不足的情况,这都会对蔬菜上市、调出等产生影响。
针对当前“菜篮子”产品产销形势,农业农村部立足“抗灾夺丰收”,抓好稳产保供工作。一是压紧压实“菜篮子”市长负责制,启动第二轮“菜篮子”市长负责制考核,督促大中城市做好“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工作。二是加强生产指导,重点围绕大宗品种的供给保障需求,合理安排种植茬口,稳定蔬菜面积,加强生产技术指导,确保种得上、产得出。三是加强防灾措施落实,对前期受灾的地区及时组织维修设施恢复生产;针对后期可能出现的寒潮低温天气,组织各地加密监测、及时预警,完善防灾预案,细化防寒措施,防止对蔬菜生产造成大的影响。四是加强产销衔接,及时启动蔬菜产地信息周报制度,充分发挥行业协会和网络平台作用,加强产销衔接,确保产地蔬菜不积压、运得出,销区蔬菜供得上、不断档。五是加强生产市场监测和舆情引导,及时发布各地蔬菜生产动态和供应能力等信息,避免囤积惜售、哄抬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