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副秘书长陈士华认为,新能源汽车能够取得如此出色的成绩,原因是多方面的。“作为全球最大的汽车生产和消费国,中国较早地认识到发展新能源汽车产业的重要性,因此在政策方面给予了大量倾斜。与此同时,从技术研发到市场推广,再到基础设施建设等涉及新能源汽车的各个领域,中国都较早且较完善地进行了布局。此外,行业和企业在新能源领域发力较早,在产业发展、技术研发、上下游原材料等方面布局周密,目前提供的产品也丰富多样,可以满足消费者需求。”
中汽协数据显示,2021年我国新能源汽车销售完成352.1万辆,同比增长1.6倍,连续7年位居全球第一,预计2022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达到500万辆,同比增长42%,市场占有率有望超过18%。
宁德时代此前表示,“从未来的产能需求和公司现有产能情况来看,公司2025年产能缺口不低于430GWh。公司本次募投项目新增锂离子电池年产能与公司发布本次发行方案以来公告的相关电池产能建设项目的预计产能合计约为310GWh,因此,产能缺口大于产能供给情况,符合公司业务发展需要。”
除宁德时代外,LG新能源、比亚迪、中创新航、蜂巢动力等仍在不断扩产。
虽然此前有市场人士担忧全行业的扩产行为,或会为将来埋下产能过剩“祸根”。不过,“锂资源供需错配是未来两年内的主旋律,在这个时期,锂价还会持续上扬,未来的市场属于有资源保障生产的企业。
我国动力电池回收市场规模虽然很大,但并没有建立起完善产业链。回收端乱象横生,动力电池甚至成为了新能源汽车的新污染源。这也是很多激进环保主义者,抵制新能源汽车的重要原因。
目前,市场上的动力电池主要分为两种,一是三元锂电池,二是磷酸锂铁电池。两种电池内部都含有大量磷酸锂物质,该物质预见空气将转化为五氟化磷,对人体和土地都有很大危害,最重要的是动力电池无法自行降解。
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联合印发《关于完善能源绿色低碳转型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的意见》。意见明确,“十四五”时期,基本建立推进能源绿色低碳发展的制度框架,形成比较完善的政策、标准、市场和监管体系,加快推动我国能源绿色低碳发展。
国务院也下发《“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提出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新车销售量达到汽车新车销售总量的20%左右。
意见还提到,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大型风电、光伏发电基地建设。各地区按照国家能源战略和规划及分领域规划,统筹考虑本地区能源需求和清洁低碳能源资源等情况,在省级能源规划总体框架下,指导并组织制定市(县)级清洁低碳能源开发利用、区域能源供应相关实施方案。
各地区应当统筹考虑本地区能源需求及可开发资源量等,按就近原则优先开发利用本地清洁低碳能源资源,根据需要积极引入区域外的清洁低碳能源,形成优先通过清洁低碳能源满足新增用能需求并逐渐替代存量化石能源的能源生产消费格局。鼓励各地区建设多能互补、就近平衡、以清洁低碳能源为主体的新型能源系统。
预计到2025年,新能源汽车销量将突破1000万辆达1046万辆,保有量达3565万辆;车均保费保持相对稳定,受车险综合改革影响,预计2022年新能源车险车均保费下降至4200元/辆,预计至2025年新能源车险保费占整体车险保费规模将由2021年的4.1%提升至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