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各种因素影响,我国复合肥价格2月上涨100元,复合肥近期供应处于相对偏紧状态,原料价格上行直接推动复合肥成本快速上升。
2022年以来,化肥价格一路走高。中央财政日前下达200亿元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缓解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压力。与此同时,化肥生产企业积极组织生产,开足马力保障一线春耕物资供应,为稳定化肥价格做出贡献。
2022-2027年中国复合肥行业供需分析及发展前景研究报告指出,3月份是春耕备耕关键时节,但终端市场复合肥价格一涨再涨。2021年以来,复合肥价格持续上涨,目前部分复合肥价格较去年同期已经翻番。部分复合肥价格2021年每吨上涨了1000元,2022年还在涨。
终端市场复合肥价格上涨,源于上游原材料尿素、磷铵、钾肥等价格走高。据央视报道,2021年1月以来,全球化肥市场氨价格上涨220%,尿素价格上涨148%,磷酸二铵价格上涨90%,氯化钾价格上涨198%。
对于上游原材料价格的变动,化肥行业分析师表示,受环保政策影响,近期晋城地区合成氨及尿素生产企业停产。晋城尿素生产装置在正常情况下,每天可生产尿素1.68万吨左右。因环保要求,晋城尿素日减产将达到0.95万吨。正值春耕备肥、用肥旺季,需求增加,所以尿素价格走高。
我国钾盐矿产资源匮乏,对钾肥进口具有较强依赖性。2月15日,中方钾肥进口谈判小组(中化、中农、中海化学)与加拿大钾肥公司(Canpotex)就2022年度钾肥进口合同达成一致,合同价格为590美元/吨CFR。2022年合同价格创近5年来新高,同比上涨139%。最新数据显示,3月23日进口氯化钾价格在5100元/吨-5800元/吨。
针对化肥价格上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等部门统筹安排,2022年度首批300多万吨春耕肥储备已开始向市场投放,后续还有大量储备化肥陆续投放市场。
此外,中央财政日前下达200亿元资金,对实际种粮农民发放一次性补贴,减小农资价格上涨带来的影响,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
随着春耕肥补仓的推进,按照惯例,进入3月后,企业重心将陆续转至夏季肥市场,召开夏季肥订货会,出台玉米肥预收政策。但近日,部分企业停收款、停报价,个别收款也倾向于不定价预收,后期再结算。
导致市场异常的原因,首先是原料。近一周复合肥上游原料涨势迅猛,再现集体拉涨势头。其中在主要上游原料中,尿素涨价200元(吨价,下同);磷酸一铵涨价250元,涨幅达8.47%;钾肥中无论氯化钾还是硫酸钾涨价都达到200元,场内氯化钾惜售情绪浓郁,高端报价层出不穷。此外,氯化铵、硫酸铵也加入涨价行列。原料价格上涨,直接推动了复合肥成本快速上升。以45%含量平衡肥(15-15-15)为例,单原材料成本仅一周就上涨了150-200元。
其次,市场倒挂,下游接受有限。受多因素影响,复合肥价格2月多上涨了100元,部分区域价格再达去年8月高点水平。但新价格市场接受有限,新单跟进情况不乐观。主要原因之一是前期低端价格货源终端尚未消化,市场倒挂,补仓单跟进断档。其中,东北补仓多推迟至3月中旬才启动。虽然近期南方水稻区走货增量明显,但多是前期低价单或限价肥,高价位新单有价无市。
再次,政策面引导,市场观望心态。化肥价格上涨,必然影响或减弱农户的农资投入积极性,进而影响粮食种植和产量。政府“稳价保供”政策密集出台,为粮食安全做了一定保障。两会召开,稳定粮食播种面积,适当提高稻谷、小麦最低收购价,保障化肥等农资供应和价格稳定,给种粮农民再次发放农资补贴等一系列政策,将稳定基层的种植信心。目前,正值春耕旺季,用肥量较大,且将近1/3面积冬小麦出现晚种的情况,后续化肥用量将持续释放。
目前,复合肥市场上,企业待发货源较充裕。从对部分企业待发订单调研来看,多能持续至3月底,部分甚至能发到4月上旬。另外,对于华北地区的夏季玉米肥,部分企业已于2月下旬启动,预收进度达20%-30%。
整体来看,意外的旺季涨价使得国内复合肥市场处于僵持阶段,当前市场主要是兑现前期订单。不报价、不收单或不定价收单企业增多,不排除会迎来新一轮调价。尤其对于原料储备有限的复合肥企业,原料价格居高,部分原料货源紧张,生产压力陡增,预计短线行情依旧会高位上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