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2022年市场产量降至6500千吨,我国水稻进口量目前有所下降。水稻种植产业链一定程度上使得土地经济效益获得增益,未来新的栽培技术发展非常快,所以需要更多优秀的专业人才。
记者2022年7月3日从江苏省农业农村厅获悉,时下,全省“三夏”农忙逐渐落下帷幕,水稻播栽基本结束。据初步统计,2022年全省共投入水稻插秧机11万台,机插秧面积超过2300万亩,机插秧水平超过70%,总体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超过90%,与去年相比实现了机械化作业面积和作业水平稳中有升。
江苏水稻种植机械化主要呈现出推广力度大、农机装备优和技术水平高三大特点。当下,水稻产能保持稳定增长、产业布局更加合理、种植结构进一步优化、水稻科技水平显著增强、水稻产业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
各级农业农村部门大力推广水稻育插秧装备技术,举办机插秧技术培训超200场次,开展现场演示活动100多场次,加快提高水稻种植机械化水平,以先进适用、智能绿色装备技术加快播栽进度,不断提升作业质量和种植效益。
高性能农机装备不断增加,能够有效保证水稻育插秧质量。据2022-2027年中国水稻机械行业市场供需及重点企业投资评估研究分析报告统计,2022年全省新增插秧机5631台,其中乘坐式插秧机5174台,占比达91.9%,步进式插秧机新增403台;新增育秧流水线333条,育秧播种机721台。
全省水稻集中育秧面积和智能化、绿色化装备技术应用水平不断提升。全省水稻集中育秧面积23.26万亩,其中3亩以上集中育秧点17070个;新增无人驾驶插秧机558台,测深施肥插秧机1403台。
近年来,随着我国科学家在水稻领域不断进行科技创新,使得我国水稻种植技术不断提升。尤其是杂交水稻方面,据了解自从1964年袁隆平院士发现水稻雄性不育株以来,杂交水稻研究在中国已经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光辉历程,成为世界农业发展史上一道瑰丽的风景。目前我国已成为世界杂交水稻研究的强国,为解决我国乃至世界的粮食安全做出了卓越贡献,不仅对中国具有深远的意义,也对世界具有深远影响。
作为全球第一个成功研发和推广杂交水稻的国家,我国水稻种植逐步向高产型转变。与此同时,伴随着水稻品种试验渠道多元化与产品结构的优化升级,我国目前审定水稻品种总体的优质化率已超过50%,使得水稻单产稳步上行。
2022-2027年中国绿色水稻行业发展研究与“十四五”企业投资分析报告数据显示,2016-2019年,我国水稻单产从 6865.8公斤/公顷增加至 7056.20 公斤/公顷。2020年由于长江中下游部分地区早稻生长期间遭遇严重洪涝灾害,我国水稻单产同比下降0.21%,降至7040.20 公斤/公顷。2021年,我国水稻单产达到 7113.40 公斤/公顷,同比增长 1.04%,创下新高。
而虽然目前我国水稻单产整体高于全球平均水平,但与澳大利亚、美国等国家仍有一定的差距。根据联合国粮农组织发布的数据来看,2020年我国水稻单产为7040.20公斤/公顷,全球水稻单产为4608.90公斤/公顷,而澳大利亚与美国的水稻单产已分别达到10031.20公斤/公顷与8539.80公斤/公顷。因此随着研发能力的增强与品种结构优化,预计我国水稻单产后续有望稳中有升。
2022年水稻作为国内当下主要粮食需求之一,目前我国维持播种总产量不变的条件下,行业进一步提高单产,发展走向将成为我国水稻育种的主攻方向。未来与常规水稻相比,杂交水稻的选育难度较高、品质相对较差,种子价格整体高于常规水稻。
以上就是水稻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