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我国电力需求快速攀升 电力行业加快绿色发展

我国电力需求快速攀升 电力行业加快绿色发展

2022-07-18 21:19:43 报告大厅(www.bptrips.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我国电力市场2022年统一建设,行业持续稳定推进,电力行业得以实现高品质发展有效路径。当下,电力市场化改革的推进,电价商品属性得到还原。未来电价的上涨空间打开,有望助力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

  我国电力需求快速攀升

  入夏以来,我国部分省份持续高温酷热,同时叠加各地加快复工复产复市,电力需求快速攀升。7月13日,全国调度发电量达到278.54亿千瓦时,最高调度负荷达到12.22亿千瓦,均创下历史新高。在燃料得到充足保障、来水形势较好的情况下,我国的电力供应能力总体可以满足电力消费需求。据中电联统计,截至2022年5月底,全国全口径发电装机为24.2亿千瓦,其中,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11.6亿千瓦,占比47.9%,煤电装机11.1亿千瓦,占比45.8%。

我国电力需求快速攀升 电力行业加快绿色发展

  从电力供应要素看,电力企业平稳发电是有支撑的。目前主要发电企业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不允许出现拉闸限电”的要求,全力采购电煤,目前电厂存煤处在相对高位。

  在煤炭生产端,2022年以来,各产煤省份在确保安全清洁高效利用的前提下,积极挖掘增产潜力,先进产能得到有效释放。据统计,今年前5个月,全国煤炭产量为18.1亿吨,同比增长10.4%。天然气产量为924亿立方米,同比增长5.8%。进入6月份以来,全国煤炭产量继续保持较高水平。与此同时,有关部门加快推进可再生能源发展,优化电网调度,多发水电,减少电煤消耗,保持核电安全满发,促进风电、太阳能发电多发满发、能用尽用。

  2022年夏季全国来水形势总体较好,有利于水电生产。今年前5个月,全国水电发电量同比增长22.4%,远高于近12年7.6%的平均增速。此外,以沙漠、戈壁、荒漠地区为重点的大型风电光伏基地建设进展顺利,第一批项目目前已开工超过9500万千瓦,再加上部分支撑性电源和输电线路等度夏重点工程陆续投产,为迎峰度夏期间的电力电量平衡提供了坚强支撑。

  目前,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平衡,未出现有序用电和拉闸限电情况。尽管近期企业加快复工复产并叠加高温天气,拉动河北、山东、陕西等地用电负荷创历史新高,但电力企业均按国家部署和要求,提前做好了充足准备,全力保障国民经济生产和生活对电力的需求。

  不过,国内外疫情波动、宏观经济运行、燃料供应情况以及气温降水等因素交织叠加,给包括电力在内的能源供需形势预判带来了不确定性。对此,国家发展改革委经济运行调节局局长李云卿表示,下一步,将持续加强能源产供储销体系建设,紧扣保供稳价目标,抓好政策措施落实落地,做好能源保供各项工作,确保迎峰度夏能源供应安全稳定,确保民生和经济社会发展用能需求。

  电力行业加快绿色发展

  2021年底,全国全口径非化石能源发电装机容量为111845万千瓦,占全国发电总装机容量47%,比上年增长13.5%;2021年,非化石能源发电量为28962亿千瓦时,比上年增长12.1%。

  新能源加速发展的同时,煤炭清洁利用也取得重要进展。2021年,全国达到超低排放限值的煤电机组约10.3亿千瓦,约占全国煤电总装机容量的93%;全国6000千瓦及以上火电厂供电标准煤耗301.5克/千瓦时,比上年降低2.01克/千瓦时;全国电力烟尘、二氧化硫、氮氧化物排放量分别约为12.3万吨、54.7万吨、86.2万吨,分别比上年降低20.7%、26.4%、1.4%;全国单位火电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为828克/千瓦时,比2005年降低21%;全国单位发电量二氧化碳排放约为558克/千瓦时,比2005年降低35%。以2005年为基准年,从2006年到2021年,通过发展非化石能源、降低供电煤耗和线损率等措施,电力行业累计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约215.1亿吨。

  多地能源市场保持供应稳定价格政策措施不断出台,2022年我国电力供应将能够得到保障。未来电力需求将有所回升,叠加发改委一系列保供稳价措施下,煤炭长协履约率将有所提升,火电企业成本压力有望得到缓解。

  以上就是电力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