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线上购药抢占了大量线下的生意。当然,线上渠道的壮大也会倒推整个药店行业转型升级。针对上述问题,某医疗投资机构投资部产业投资总监对记者表示,2021年国内线上药店市场规模在1720亿元,线下药店市场规模不到4700亿元,相较2019年的1150亿元和4258亿元,挤压并不明显。
互联网销售让药物价格和利润更透明,普通消费者对高利润药品的接受度下降,利润进一步摊薄。这种情况下,大型连锁药店有力量抗衡,中小型药店议价权较低,将进一步加速衰败,从而使得药店连锁化进程不断加速。另外,互联网药店的发展也将促进门店提高专业性和服务水平、增加定制化服务等。
医药电商与线下药店呈差异化竞争,从品类结构来看,医药电商销售主要以VD系列和钙制剂为主,且该品类线上占比已趋于稳定,对线下药店影响已弱化;从销售模式来看,医药电商主打便利性与性价比,但不能满足及时性与服务型需求,而线下药店在销售药品时会提供咨询服务,同时线下互动能够增强患者对药店的认同感与消费黏性。
线下药店与医药电商应错位竞争,线下药房可积极探索O2O等线上模式,以应对行业客流量减缓和毛利率下降等潜在风险。传统线下药店面临的经营困境有以下四点:首先,行业增速放缓,市场经济及医保红利带来的药店高速发展接近尾声;其次,实体药店客流不稳,比如行业的顾客忠诚度不高,对顾客的触点较单一,和顾客的关系多数也是短期关联;再次,传统的连锁药店大多还停留在过去的模式上,经营同质化,处于卖产品而不是卖服务的红海市场中;最后,医药行业运营成本不断上升,竞争加剧、带量采购、零差率、贵细药材占比下降,药店毛利空间被挤压。
从零售行业“人货场”的角度来看,传统药店企业从业人员年龄结构偏大,行业经验单一,行业综合型人才偏少;中小型药店供应链上药品价格高、品类不齐;场地房租成本居高不下。
面对以上经营困境,大批中小药店无法像大型连锁药店那样扛得住压力,陷入低价转卖、注销、被吞并等困境。一位不愿具名的业内人士对记者表示,2015年至2018年,面对头部连锁机构的收购,中小药店还有一定的议价权。但2020年之后,中小药店发展承压,一旦出现资金链断裂又急于脱困的情况,店铺转卖的议价权会更低。
而这正是头部连锁药店并购扩张的好时机。2022-2027后新冠疫情环境下中国药店市场专题研究及投资评估报告梳理发现,2022年以来已发生多起并购事件。具体来看,4月份,老百姓大药房以16.37亿元收购湖南怀仁大健康71.96%股权;益丰药房发布公告称,以2.04亿元收购湖南九芝堂51%股权。6月份,健之佳拟以20.74亿元收购唐人医药100%股权。7月份,益丰药房公告称,子公司新兴药房拟购买德顺堂重组后的新公司70%股权,收购价格不超过1.19亿元。
针对大型连锁药店积极推进连锁化的原因,郑褀吉表示,一是提高议价权和话语权,集团联合采购价格更低,抗风险能力强;二是经营更加专业化、承接处方外流能力强,医疗资源丰富,可开展服务更多;三是精细化管理可以降低经营成本。
据记者统计,线下药店共有8家公司于A股上市,包括大参林、第一医药、老百姓、益丰药房、健之佳、一心堂、漱玉平民及嘉事堂等;有3家互联网药店于港股上市,分别是京东健康、阿里健康及平安好医生。另外,叮当健康于8月17日晚间宣布通过了港交所聆讯。
2019-2024年中国平价药店行业市场需求与投资咨询报告指出,2021年中国网上药店销售规模为2234亿元,同比增长40.2%,增速较前几年有所放缓。一方面受疫情影响患者的消费模式发生转变,此态势在2021年得到较好的保持;另一方面,随着线上处方药监管逐步放开,越来越多工业企业愿意加大在电商平台的推广,进一步推动网上药店的销售增长。
我国现有的网上药品销售模式有线上零售自营模式,比如阿里健康大药房、京东大药房;线下实体零售药店自营电商模式,比如国大药房、老百姓大药房;O2O模式,比如叮当快药;B2B模式,比如药京采。
近两年,各大互联网巨头也纷纷加大对医药领域的投资建设,京东健康招股书就显示,京东健康2020年上半年医药及健康产品销售收入占总收入的87.6%,其中卖药的收入就占到京东健康总收入的近九成。疫情这些年,消费者逐步建立了对线上购药的信任。
药店功能日益重要,2022年医药电商行业跨入发展快车道。从这些趋势上看,医药电商销售的增长势不可挡,越来越多的药企也更加关注和倾向医药电商渠道的布局。但小康在此也提醒一下大家,随着国家对医药互联网行业的监管和配套政策的不断加强和完善,网上售药的一些问题也陆续暴露出来,如网售处方药领域近年来屡屡曝出审方不严、药品回扣线上化等问题,有的平台还暴露出来仓储运输条件不达标,直接影响药品疗效等等问题,这些问题所暴露出来的隐患,归根结底还是会给药企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以上就是药店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