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由于缺乏监管和行业垄断等原因,美国婴儿配方奶粉厂商停产引发了严重的奶粉短缺现象。美国媒体近日对其背后的原因进行了反思,并指出,奶粉存在食品安全隐患早就有迹可循。
据报道,美国此前有数名婴儿在食用了雅培公司生产的奶粉后感染克罗诺杆菌,该公司此后对其产品进行了召回,并停止了工厂的生产工作。美国媒体认为,政府缺乏监管以及厂商的逐利行为直接导致了这起事件的发生。
《纽约时报》23日刊文指出,美国政府缺乏一个有效检测和监控克罗诺杆菌的机制,完全依靠厂商自我监管,这就导致一旦爆发安全隐患,很难追根溯源。其代价就是长时间停产,进而引发奶粉短缺。
据报道,雅培涉事工厂此前早就被曝有安全隐患。2010年间,该工厂生产的奶粉中被发现有昆虫尸体。近些年,该工厂不断被爆料生产区域存在蓄水、风扇严重积灰、奶粉风干区存放废弃物等一系列安全隐患。
此外,有消息人士表示,2019年间该工厂管理层受迫于业绩压力,在发现奶粉中存在微生物感染后,选择不对问题产品进行销毁,而雅培公司还在提交给食品和药物管理局审计人员的报告中删减了有关细节。
此外,美国媒体还指出,单一工厂的安全隐患引发全国范围内的奶粉短缺,其根本原因在于严重的行业垄断。据美国全国公共广播电台23日报道,美国政府此前推出了一个补助项目,加入该项目的家庭可以获得补贴,用于购买奶粉等婴儿产品。而作为厂家,一旦能够获得该项目的资质,将对该地区的奶粉市场实现垄断。在这一过程中,有实力的厂商会提供超高的折扣。
以华盛顿州为例,州政府不仅可以免费拿到雅培的产品,还能获得额外的利润。美媒指出,正是这样的政府项目,导致了奶粉市场缺乏竞争,一旦生产受阻,供给不足很快就会蔓延至全国。
与往年的高增长不同,2022年上半年,五大奶粉上市公司中,除贝因美外,中国飞鹤、健合集团、澳优、雅士利国际净利润均呈现不同程度下降,行业步入调整期,但整体营收能力仍处在35家上市、挂牌乳企的中上水平。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1年新生儿数量下降到1062万,出生人口连续5年减少。尼尔森数据显示,2022年上半年,我国婴幼儿奶粉销售额同比下降4%,行业市场整体需求处于下降趋势。
2022-2027年中国婴幼儿奶粉行业重点企业发展分析及投资前景可行性评估报告从各奶粉企业半年报可以看出,人口出生率下降、市场竞争激烈、渠道库存调整、供应链短缺等,是造成奶粉企业业绩波动的主要原因,其中库存调整已成为今年婴幼儿奶粉行业的重要关键词。
2022年上半年,中国飞鹤实现收益96.73亿元,期内溢利22.56亿元,毛利率为67.6%,三项指标均较上年同期有所下降,但在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仍保持近20%的市占率,居行业第一。飞鹤在2022年实施“新鲜”战略,进一步降低“星飞帆”等产品的渠道库存,保持货架产品较高新鲜度,并对分销渠道整体库存水平实施严格控制。
早在2020年下半年,澳优就对自有品牌羊奶粉进行渠道调整,调整后相关业务单元不论在渠道管理、与分销商合作及品牌力方面均有所加强,并于2021年重回双位数增长。自2021年年底起,澳优再次对旗下核心牛奶粉品牌“海普诺凯1897”进行销售策略调整,减少各大分销商及渠道伙伴的库存及资金压力,减慢向分销商分发牛奶粉,对渠道整体库存水平实行更严格控制。尽管此举导致澳优上半年销售额有所下跌,但澳优认为牺牲短期业绩对集团业务有长期成效。
奶粉行业有句话,同等品质比价格,同等价格比品牌。湖南“爸爸爱”母婴连锁创始人唐利认为,在眼下销售奶粉都不太赚钱的情况下,控货稳价成为影响渠道信心的关键因素。就国内婴幼儿奶粉市场整体而言,内资品牌市占率约在65%,但流通渠道存货预计有20万-30万吨,这个量很大,价盘恢复难度就在于此,所以几大品牌进行渠道调整是正确的。
除调整渠道库存外,雅士利国际认为,中国奶粉行业受人口出生减少、婴幼儿奶粉新国标推出及国产品牌消费热潮等因素影响,继续呈现企业提质增效、寻求产品差异化、加速向生命全周期营养品企业转型、国产品牌市场份额提高等趋势。贝因美也在半年报中称,2022年以来,我国儿童销售额同比增长286%,特殊医学配方奶粉销售额增长超62.4%,乳制品及奶基营养品的整体消费规模呈持续增长趋势。
婴幼儿市场进入多元化需求,2022年婴幼儿奶粉市场份额将逐步向龙头集中。这意味着奶粉小品牌虽然存在一定生存空间但也有限,未来婴幼儿奶粉行业竞争将更加激烈,行业集中度不断提升。
以上就是婴幼儿奶粉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