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报告大厅网讯,我国新能源发展环保转型变革,新能源推进新兴产业发展。当前我国政策扎实推进新能源产业互补合作,共建千亿元级产业集群。新能源开发利用仍存在电力系统对大规模高比例新能源接网和消纳的适应性不足、土地资源约束明显等制约因素。
国家能源局日前发布的关于积极推动新能源发电项目应并尽并、能并早并有关工作的通知要求,保证新能源发电项目及时并网。对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允许分批并网,不得将全容量建成作为新能源项目并网必要条件。
专家表示,此次政策明确允许分批并网,要求新能源项目为电力保障做出贡献。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介绍,目前,第一批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预计在2022年和2023年陆续并网。
此次允许分批并网的政策为业内高度关注。 通知要求,各电网企业在确保电网安全稳定、电力有序供应前提下,按照“应并尽并、能并早并”原则,对具备并网条件的风电、光伏发电项目,切实采取有效措施,保障及时并网,允许分批并网,不得将全容量建成作为新能源项目并网必要条件。
2022-2027后新冠疫情环境下中国新能源产业集群产品市场专题研究及投资评估报告数据显示,2017-2021年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呈逐年上升趋势。2021年,我国新能源发电装机容量达到11.2亿千瓦,占总发电装机容量的47.10%。其中,水电装机3.91亿千瓦(其中抽水蓄能0.36亿千瓦)、风电装机3.28亿千瓦、光伏发电装机3.06亿千瓦、生物质发电装机0.38亿千瓦。
以往新能源项目要全容量建成并网,通知此次提出允许分批并网,要求新能源项目对电力保障做出贡献。国家能源局数据显示,截至10月底,全国风电累计装机容量约3.5亿千瓦,同比增长16.6%;太阳能累计发电装机容量约3.6亿千瓦,同比增长29.2%。
通知称,2022年以来,我国新能源发电持续快速增长并保持较高利用水平,第四季度新能源投产并网较为集中。保证新能源发电项目及时并网,既有利于增加清洁电力供应,发挥新能源在“迎峰度冬”期间的保供作用,也有利于促进能源清洁低碳转型。
国家能源局日前召开的10月份全国可再生能源开发建设形势分析视频会要求,要重点抓好年底前可再生能源并网消纳。年底前可再生能源项目并网需求大,各电网、发电企业要加大并网力度,做到“应并尽并”“能并早并”。
通知要求,对于第一批、第二批大型风电光伏基地项目,各省级能源主管部门梳理本行政区域内尚未提交接网申请、接网送出工程建设滞后及接网送出工程未纳入国家或省级电力规划情况;各电网企业梳理本供电营业区内尚未提交接网申请及接网送出工程未纳入国家或省级电力规划情况;各发电企业梳理本企业接网送出工程建设滞后情况,形成清单,并于12月5日前将清单反馈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司。
全国新能源消纳监测预警中心介绍,第一批大型风光基地项目已全部开工建设,预计在2022年和2023年陆续并网;部分第二批大基地项目已开工;第三批大基地项目正式启动申报,预计不晚于明年上半年开工建设,2024年底前并网。源网荷储、离网制氢及100%消纳项目成为部分省份第三批风光基地的优先申报项目。
在全球能源结构加速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新能源产业正迎来其发展机遇。未来新能源发展前景更加广阔,同时新能源的持续健康高质量发展面临不少挑战。他建议各方积极参与新能源开发和建设,坚持创新驱动与技术引领,持续推动新能源降本增效,并加强国际合作,积极构建互利共赢的新能源发展格局。
陕西作为能源大省,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自然资源丰富。随着以风电、光伏为代表的新能源产业方兴未艾,拥有天然禀赋的西部地区亦成为产业发展的沃土。据统计,2021年陕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水力、风力、光伏发电量合计339.47亿千瓦小时,同比增长20.9%,“绿电”占比提高1.2个百分点。
新能源产业助力企业创新,我国奠定牢靠的新能源发展基础。当下,全球能源清洁低碳转型步伐加快,推进绿色低碳技术创新,发展以可再生能源为主的现代能源体系,已经成为国际社会的共识。要通过大力推进新能源先进技术、大规模新型储能技术、绿色氢能技术、碳捕集利用与封存技术和先进核能技术攻关,为新能源发展提供关键技术支撑。
以上就是新能源行业的大致介绍了,如需进一步了解更多相关行业资讯可点击中国报告大厅进行查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