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汽车销量和保有量日益激增的大国,中国汽车后市场以井喷式的发展态势崛起更是不可避免的受到了国家相关政策的影响。汽车后市场,作为一直惹人喜来惹人忧的国家附属支柱型产业将如何在这种大背景中进行产业升级和调整,进而形成规范、成熟、低碳的绿色产业环境呢?无可厚非的答案是需要全行业人的共同理念和努力,但不管涉猎中国汽车用品的企业是否已经率先行动,可以肯定的是,中国汽车用品未来发展的前景和趋势必定是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低碳模式。
2010年哥本哈根会议后,全球掀起了绿色、环保、节能、减排的低碳之风。“低碳经济”作为以低能耗污染为基础的绿色经济显然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并迅速扩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国家政策更是相当给力,各个领域出台相关政策全力支持。当前,低碳的绿色旋风已经深深的刮入电力、交通、建筑、化工、汽车等与人们生活息息相关的各个领域,并寄希望于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来共同营造绿色和谐的生态环境。其实,在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召开之前,中国政府就已经宣布了时至2020年的节能减排目标---到2020年,我国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低碳 企业转型大势所趋
绿色低碳就是竞争力。其实,在2010年哥本哈根会议之后,整个汽车用品行业的绿色之风已经挂起并呈欣欣向荣之势发展。绿色低碳是汽车后市场的必然选择,选择合适的新技术、新产品,坚定抱持可持续发展理念必然成为汽车用品领域快速发展的重要渠道。其实,很多企业已经率先走进低碳新时代,正如轮胎企业倍耐力、韩泰、玛吉斯、横滨、普利司通;润滑油企业壳牌、中石化;汽车膜企业威固、上海优悦、琥珀光学等等已经开始将可持续发展理念作为战略发展方向,并推出绿色产品、倡导绿色理念,顺应时代发展的主旋律,营造绿色的产业环境,增进企业竞争力。“不绿色必将被淘汰!”显然已经成为主流企业果敢推进绿色低碳的共识。
“低碳汽车用品”将成为汽车后市场未来竞争的焦点。低碳生活、绿色汽车用品已经成为当前社会关注的焦点。我们看到,“中国轮胎技术研讨会倡导主推低碳创新”、“主题为‘国内外润滑油界聚焦低碳发展’的润滑会议圆满落幕”、看到“中石化武汉年产润滑油通过环保督查”、“环保测试:贴威固太阳膜等于种了11棵树”产品主动通过环保标准测试、看到了“上海优悦绿色防爆膜”、“车之玫高端+环保的独特产品”等企业对绿色产品的推行、倡导与弘扬……低碳,作为汽车用品未来发展的主题正在翻开中国汽车后市场的新篇章。
向低碳转型是必然趋势 刻不容缓
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的运行模式已经严重制约了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国汽车用品作为中国大规模产业无疑被推倒风口浪尖,汽车挂饰、汽车座垫、汽车脚垫、轮胎和防爆膜等产品生产所选用的低品质、无规格产品严重构成消费者健康的杀手,其生产及其使用中所造成的二氧化碳排放量在汽车行业也不容小觑。
“低碳必将是汽车用品行业发展的必然” 是以倍耐力为代表的多数企业共识。在汽车用品经历了混乱、同质化竞争日益加剧的事态中,仅仅凭借资金、渠道等粗放型的发展模式将面临严峻的挑战。“现在已经不是产品销售出去就可以的时代,产品销售后,获得车主的赞誉与口碑才是企业长青的关键所在。”可见。低碳、绿色的产品应该是一个相当广义的产品能耗,而不仅仅是狭义的产品生产能耗。汽车用品行业一定要树立起绿色采购、绿色选材、绿色生产、绿色加工、绿色储存、绿色销售、绿色研发以及绿色运营管理的规范化道路,这样才能保证企业发展的长青、保证汽车用品行业发展的长青不朽。
行为规范 低碳汽车用品应有统一标准
到目前为止,针对低碳汽车后市场相关领域还未出现统一标准,众多打着“绿色低碳”招牌的“伪低碳”汽车用品在市场中招摇撞骗,严重误导广大车主,在整个行业中吹着“劣质”之风。多数企业表示,中国汽车后市场应该快速形成规范产品的统一标准,并将具有绿色低碳产品的优秀企业团结起来组建绿色行业协会,共同谋划中国汽车用品行业未来发展的相关事宜、树立高科技低成本的节能减排运营模式,引领中国汽车用品行业走向健康、和谐的康庄大道。
难以否定,绿色低碳已经成为引领汽车用品和车主崭新生活的必然趋势。
当然,低碳概念无形之中增加了产品的卖点,成为那些所谓时尚汽车饰品企业营销溢价的有力手段。但于此相比,更值得关注的是,企业树立绿色低碳概念,在某种程度说明他们已经认定汽车后市场发展的绿色低碳趋势,主动顺势时代发展脉搏、勇于承担社会责任的担当与果敢心理。
值得关注 低碳汽车用品就在身边
其实,绿色低碳的汽车用品离我们并不遥远。去年,在一些汽车用品销售店中已经大批量的入驻了富于绿色概念的产品。产品以“绿色低碳”投放到市场之后受到了车主的热捧。车主的生活空间自始至终都包含着车内生活部分。在生活中,当绿色的生活方式逐渐形成时,车内的绿色生活更是车主绿色转型的新领域,没有理由行为的低碳无暇车内生活的高碳、没有理由生活的低碳无暇车内用品的污染,因此,绿色低碳的汽车饰品投入到市场后所反馈的良好信息,令汽车用品生产企业坚定了走低碳环保之路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