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民领到的养老金中,国家直接发放给农民的基础养老金只占一部分,农民缴费和政府补贴组成的个人账户是新农保养老金中的核心,也是支撑农民养老的最主要部分。但由于农民收入水平还不高,部分贫困地区补贴乏力,以及政府“补贴倒挂”和缴费档次偏低等原因,新农保的缴费能力还比较低,这也是现阶段养老金“微薄”的重要原因。
在西部农村,仍有很多贫困家庭和黄强一样,只能承担最低档次的养老保险。而在东北地区的黑龙江省,农民也多选择了较低档次。从参保率来看,黑龙江省已经高达86.5%,缴费标准在100元到500元不等,其中100元档次占绝大多数。
当前最制约新农保缴费能力的主要问题是“补贴倒挂”。据了解,很多省份都是缴费越多,补贴比例越低。
不仅补贴机制,可供选择的缴费档次也不多,而且偏低,这也是农民养老金筹资能力不足的重要原因。
“应完善缴费激励机制”
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12年12月底,新农保参保人数达到4.6亿人。虽然我国用三年时间实现了新农保制度的全覆盖,建立了有史以来覆盖人数最多的养老保险制度,但仍有几千万符合参保条件的农民没参保。这些人大多是年轻人,要进一步调动他们的参保积极性,还需进一步完善激励机制。
首先要适当降低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县级财政补贴标准,同时提高国家或省级对该地区的补贴比例,确保政府补贴总额不减少,保证对农民的激励作用。
其次应尽早制定更合理的缴费激励机制,正向引导、多缴多得。
增设缴费档次,提高农民养老金个人账户积累,也是提高农民养老金缴纳能力的重要举措。
一些专家建议,根据地方经济发展水平和财力状况,在原有缴费档次的基础上适当增加缴费档次。
最后,还应建立“长缴多得”的缴费激励机制。为引导和激励农民,特别是那些16至45周岁的青年农民早参保,建议对缴费超过15年的,每增加一年加发一定基础养老金,或按缴费年限不同,增加不同比例基础养老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