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报告大厅![登录] [注册]
您当前的位置:报告大厅首页 >> 行业资讯 >> 调查称44%国人体重超标 健康饮食催生新机遇

调查称44%国人体重超标 健康饮食催生新机遇

2015-01-01 10:21:13 报告大厅(www.bptrips.com) 字号: T| T
分享到:

  根据尼尔森近期发布的《全球健康饮食报告》,44%的中国消费者认为自己体重超标,反“肥胖”及关注健康的理念越来越受到中国消费者重视,他们开始改变食品消费习性,并不惜支付溢价购买带有健康属性或概念的食品。对制造商而言,巨大的机遇正在中国市场酝酿。

调查称44%国人体重超标 健康饮食催生新机遇

  报告显示,全球62%的肥胖者来自于发展中国家,而这一比例仍在攀升。与此同时,44%的中国消费者(全球49%)认为自己体重超标,好在他们已意识到远离肥胖、保持健康的重要性,并积极着手改变现状。其中,锻炼和改变饮食习惯被认为是改善身体条件的重要方式。全球75%消费者认为人如其食;而80%的人正通过改善饮食习惯预防疾病,如肥胖症、糖尿病、高胆固醇和高血压等。

  尼尔森的研究结果发现,相比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消费者更愿意为健康支付高价,大约四分之三的中国受访者非常愿意(30%)或一定程度上愿意溢价购买具备健康属性的食品品类。消费者对健康的诉求、推崇的“减肥”方式、对待健康属性的态度,以及购买行为,无不预示着巨大的未来市场商机。

  尼尔森全球健康饮食调研显示,新鲜、天然的、无加工是全球受访者认为在其购买决策过程中最重要的食品健康属性。在中国,“无人工色素”(49%)和“非转基因”(49%)是中国受访者认为最为重要的健康食品属性,同时“无人工味素”(48%)、“纯天然”(45%)及“有机”(39%)也均被认为非常关键的因素,紧随其后。

  36%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低盐份、低钠含量非常关键。32%的中国消费者认为无咖啡因成分非常关键,无高果糖谷物糖浆(28%)和无谷蛋白(19%)亦被认为十分重要。另外,接近一半的消费者认为“非转基因”(39%愿意为此支付溢价 VS 49%认为非常重要)、“无人工色素”(36% VS 49%)、“无人工调味”(37% VS 48%)、“低糖”(27% VS 29%)和“高纤维”(30% vs 32%)对购买决策的影响颇深,但却并没有同样多的消费者愿意为此支付溢价。

  尼尔森2014年前三个季度的零售研究显示,虽然食品整体市场的销售仅增长5%,而带有健康概念的食品销售表现远超同类三倍之多。以饮料品类为例,截至去年11月,纯天然和功能性饮料品类在2014年以双位数增长。其中,矿物质天然饮用水销售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23%,远高于包装水的整体增长率(14.3%)。另外,富含维他命的饮料销售增长率为30%,富含蛋白质饮料(24%)和能量饮料(21%)紧随其后。

  尼尔森的研究显示,中国受访者对那些“对你有益”的健康食品显示出强烈的购买意愿。超过一半的受访者计划在接下来6个月内购买更多的水果(53%)、蔬菜(45%);大概1/3受访者计划购买更多酸奶(33%)、鱼和海鲜类(31%)、谷物类(30%)食品;大约1/4消费者计划购买更多坚果类(24%)、果汁类(23%)、肉和家禽类(22%)和饮用水(22%)。

  较“非健康”的零食,标榜健康属性的零食产品同样在2014年实现了更加强劲的增长。以薯片为例,非油炸薯片销售增长率为12.5%,高于薯片品类整体增长率(8.4%)。

  “随着中国消费者的可支配收入增长,以及对健康生活的诉求更加强烈,我们相信健康食品在2015仍然是市场重点。无论零售商或是制造商,顺势而行,洞悉市场先机,采取积极措施,将有更大的机会赢得更多中国消费者的青睐,”范奕瑾指出。

(本文著作权归原作者所有,未经书面许可,请勿转载)
健康饮食相关精选报告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健康饮食热门资讯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健康饮食热门推荐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Content not fonud



Content not found

内容未找到,麻烦您再找找

报告
研究报告
分析报告
市场研究报告
市场调查报告
投资咨询
商业计划书
项目可行性报告
项目申请报告
资金申请报告
ipo咨询
ipo一体化方案
ipo细分市场研究
募投项目可行性研究
ipo财务辅导
市场调研
专项定制调研
市场进入调研
竞争对手调研
消费者调研
数据中心
产量数据
行业数据
进出口数据
宏观数据
购买帮助
订购流程
常见问题
支付方式
联系客服
售后保障
售后条款
实力鉴证
版权声明
投诉与举报
官方微信账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