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消费者协会日前召开新闻发布会时表示,2014年9月-2015年2月期间针对市场上销售的宣称有保湿功效的面贴膜商品进行了比较试验,测试保湿功效、防腐剂、激素、荧光物质等安全性内容。对26款面膜的比较试验结果显示,资生堂和SK-II两款面膜产生了荧光现象。那么这些动辄数百元的大牌护肤品到底是否值得消费者花费这个价钱呢?
受质疑大牌不退货
那么这些面膜的价格到底是多少呢?这些出现问题的代拍面膜是否可以退货呢?
据了解,资生堂的新透白美肌源动力美白面膜,780元6片装,平均每片售价130元;SK-II护肤面膜760元6片装,平均每片126.7元。
记者从资生堂、SK-II官方客服和北京专柜了解到,涉及被中消协检出荧光物质的面膜产品仍在销售,且不支持退货。SK-II北京SKP专柜相关负责人表示,SK-II面膜是没有添加过荧光剂的,但面膜内其他成分与空气接触后可能因氧化而呈现荧光反应。
针对已售出的任何商品,专柜不能退货。资生堂集团官方客服表示,荧光增白剂可以通过补色达到美白效果,但并非添加荧光剂才能出现荧光反应,蛋白质、维生素C、氨基酸等也会有荧光现象,且化妆品一经售出一般是不给退的,如保留购物票据且产品未开封,不影响二次销售,可与专柜人员协调是否可以退货。
SK-II令水分流失
荧光反应在美白面膜中的出现尚存争议,但记者从中消协提供的检测报告数据中发现,26款面膜保湿效果与价格并不成正比。
其中较高端的SK-II、兰蔻品牌面膜使用后6小时的水分含量增加值低于韩束、百雀羚等国产品牌。在连锁美容超市热卖的美即补水面膜和锁水面膜,其使用后半小时与使用后6小时的水分含量增加值,也明显低于其他非著名国产品牌。
据悉,该测试是参照《化妆品保湿功效评价指南》在恒温恒湿环境中由志愿者单次使用面贴膜后,利用仪器无创性的评价。
记者在“使用后皮肤水分含量增加值”图表中看到,在使用后半小时,资生堂、FANCL、高丝、娇兰分别约令皮肤水分增加32%、24%、23%、20%左右。但在使用后6小时,皮肤水分增加值降到8%、7.5%和3%、7%。深受消费者喜爱的口碑大牌如兰蔻、 SK-II、碧欧泉、欧珀莱,使用后6小时的水分增加值均低于5%,兰蔻增加2.5%左右,其中SK-II使用后6小时皮肤水分增加值为负数,即反令皮肤水分减少。
效果价格不成正比
国际大牌的产品价格却是国产品牌的数倍,甚至数十倍。如景天丽雪持久补水面膜(10片装)价格为39元,韩束红石榴鲜活极润面贴膜(10片装)价格为69元。资生堂新透白面膜的单价约是景天丽雪的33倍、韩束的19倍。
国内资深护肤品专家冰寒介绍,面膜的保湿功能仅是其一,还有重要的功能在于通过皮肤角质层的保水量上升而增加皮肤的吸收力度,即打通皮肤的疏通系统,令皮肤吸收保养、美白等成分。仅从保湿一个方面来评价面膜的优劣还不算全面,还应考量促渗透、致敏性和其他指标。不同品牌的护肤品在一个方面表现较强,另一方面表现较弱也属正常。
冰寒还表示,护肤品的使用效果与价格并不成正比。护肤品售价与成本构成较复杂,包括研发、行销与生产等成本。另据化妆品业内人士表示,化妆品仅就产品本身而言,是一个成本几乎趋近于零的产业。其间的渠道、管理、人员、营销等费用才是造成成本增加的主要环节。
大牌化妆品往往宣传其研发科技、原料稀缺。针对于护肤品最核心的两大功能——美白、保湿,北京商报记者发现,目前市场上常见的美白原料有熊果苷、维生素C、果酸、曲酸、原花青素、甘草黄铜等。护肤品的保湿功效则主要靠多元醇类保湿剂(丙二醇、聚乙二醇、甘油等)、透明质酸(HA)、乳酸及乳酸钠、吡咯烷酮羧酸钠、神经酰胺类保湿剂、酰胺类保湿剂、葡萄糖酯类保湿剂、胶原(蛋白)类保湿剂、甲壳质衍生物和脱乙酰壳多糖等“保湿剂”来实现。
北京商报记者对比这些护肤原料在批发渠道的价格发现,有的不菲,但有的十分便宜。如娇兰等护肤品常提及的美白成分“熊果苷”,其-熊果苷原料的价格为每千克6800元左右;原花青素(葡萄籽提取物)为每千克140元左右;甘草黄酮为每千克200元左右;曲酸为每千克150元左右。其他常见原料,如维生素 C为每千克30元左右;果酸为每千克60元左右。在仅100毫升左右的护肤品中,上述成分的原料添加量是非常低的。
国货保湿胜过大牌
相比之下,在上述那份检测数据中还显示,使用后6小时皮肤水分增加值超过10%的不少面膜为国产品牌,如以西藏红景天提取物为配方的景天丽雪品牌面膜,其使用后6小时水分增加11%;韩束面膜6小时后水分增加10%。这两个品牌面膜的保湿效果几乎是大牌的两倍。
冰寒表示,国产护肤品与国际知名品牌还是存在差距的,但是已经开始奋起直追了,且中国人效率颇高、动作很快。他介绍,在护肤品行业,消费者能看到的是明星代言、品牌是否响亮、包装设计甚至生产厂房等下游环节,但消费者无法直观看到原料成分构成、安全性、护肤功效、稳定性、生理生化、微生态等方面的综合指标,国产品牌在基础研究方面起步较晚。
相关行业资讯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面膜行业市场调查分析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