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工程学术语——“顶层设计”,正成为中国新的政治名词。其在工程学中的本义是统筹考虑项目各层次和各要素,追根溯源,统揽全局,在最高层次上寻求问题的解决之道。 “顶层设计”在中共中央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首次出现。这一新名词进入国家新五年规划,预示着中国改革事业进入了新的征程。
智慧城市建设需求的爆发式增长,已经成为当下我国经济应对下行压力和推进“互联网+”战略的突出亮点所在。据统计,目前我国智慧城市试点数量就已经接近300个,未来10年与智慧城市相关的投资有望达到2万亿元。可以说,智慧城市建设的春天已经来临。
在这一进程中,不论是顶层构建还是基础设施改造,不论是运营模式还是技术突破,依托自主创新能力和方案集成能力的不断增强,“中国科技企业建中国智慧城市”已经成为市场现实。而在企业和专家看来,各地在建设过程中避免盲目跟风、重视顶层设计、尽快构建统一标准与平台,也已经成为紧迫需求。
“在信息技术日新月异的发展背景下,如此巨大的市场空间,为云计算、物联网、中间件等上下游软硬件厂商带来强劲利好,而这一切还会给中国企业在海外承建智慧城市提供案例支持。”中兴通讯智慧城市学院执行副院长、政企事业部总工程师孙鹏说。
什么是智慧城市?2013年以来,经过几轮激烈争论,社会已经形成了共识。即智慧城市是运用新一代信息技术,促进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服务智慧化的新理念和新模式。
分析师介绍说,所谓智慧城市,绝不是单行业、孤立的智慧应用简单叠加。从公众体验角度看,电子政务、平安城市、移动支付、打车软件、电子病历等等都是智慧城市在公共生活中的体现,但这远远不够。但要实现智慧城市,必须是在统筹的顶层设计下,协调考虑信息惠民、产业发展、科学管理,实现城市级的 “智慧式管理和运行”。
“以样板城市银川为例,政务信息化打通了12个单位的23个系统,市民可以选择任何一个窗口一次办理完所有的申请,信息则在不同部门间流转,企业申请商事登记时间从一个月压缩到了一天;一个杆子上挂十几个摄像头的情况不再出现,环保的信息公安可以用,医疗的信息教育可以用,这就让一座城市在信息和大数据的基础上活了起来,每个人的生活都有了极大的改善,创新也具备了更多的空间。
和此前出现的“跨国企业引领、中国企业追赶”不同,本轮智慧城市建设,中国本土企业唱起了主角。这既是因为中国的智慧城市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也是因为中国本土企业自身的强大能力也不容忽视。记者注意到,在各地的智慧城市建设过程中,既有中国移动、腾讯这样的产业巨头,也有一批中小型科技创新企业活跃其间,产业链条完备、技术手段强大更是有力支撑。
分析师说,在这一领域和跨国巨头相比,中国企业自己的长处就已经“非常突出了”,以中兴为例,“企业在4G、云计算、物联网、数据挖掘、安全、光纤网络等领域拥有世界领先、自主知识产权技术,能够提供一揽子的解决方案;制造企业和互联网企业合作,可以形成全球最大规模的数据中心乃至更高层面的云存储和大数据应用,这在国际上也是极为罕见的,也是‘中国制造’三十多年来厚积薄发的集中体现。”
在当前的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公共建设投入增长动力受限的背景下,各地为何如此青睐智慧城市计划?源自市场的答案是,智慧城市不仅是一个基础设施项目,本身也已经变成了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孙鹏说,目前各地正在逐步探索新的商业运营模式,让智慧城市不蜕变成“一次投入、终身负累”的基建项目,“事实上,这也是市场的客观需求,智慧城市建设的系统如同手机里的APP,需要不断地更新维护,以适应不断变化的市民、政府的需求。这就决定了它的商业模式不可能纯靠政府一次性投入来实现,而需要引入更多的社会资本,放到更长时期持续迭代。”
因此,也有人将智慧城市的商业模式拓展形容为一个“脑洞大开”的过程。智慧城市的最大产出就是海量的数据,“如果这些数据源可以和当地的市场主体结合起来,往往都能激发出新的产业需求,带动出现新的经济增长点。”
在看到智慧城市如火如荼的同时,人们也在给智慧城市建设的热潮敲警钟。工信部电信研究院高级工程师高艳丽等专家认为,各地的智慧城市发展存在技术驱动特征明显,部分城市智慧与城市建设脱节、规划相对主观,与周围环境缺乏融合等弊端;还有专家认为,我国一些城市在组织智慧城市建设中存在盲目跟风现象,把智慧城市建设作为政绩工程和形象工程,贪大求全。造成上述问题的根源,主要在于智慧城市缺乏科学合理的顶层设计。
呼唤顶层设计,也呼唤统一标准平台。孙鹏说,智慧城市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由于城市的历史、文化、资源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各不相同,智慧城市必然是围绕当地的战略定位、具体问题,制定顶层设计规划。而从当前各地的推进热潮看,尽快构建全国统一的技术标准,特别是数据互联互通的标准,会对减少未来的发展潜在障碍具有重要意义。更多相关设计行业请查阅中国报告大厅发布的中国智慧城市投资分预测报告。
“去年有关部门已经下发意见,要加快研究制定智慧城市建设的标准体系、评价体系和审计监督体系,推行智慧城市重点工程项目风险和效益评估机制,定期公布智慧城市建设重点任务完成进展情况。这些步骤都应该尽快落实推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