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岁的留英硕士张佳玲回国几个月,投了几十份简历,都石沉大海。花费几十万元镶上的学历金边,正在一天天被现实剥去光环。和张佳玲一样,近年来回国发展的海外留学生(以下简称海归)日益增多,在国内大学生毕业生人数屡创新高和就业需求逐年下滑的双重挤压下,越来越多海归成为待就业的“海带”族。在这样的形势下,留学是否仍是值得投资的“镀金”方式就值得深思了。
2016年年中,在澳大利亚留学并留下工作的施木瑶决定回国。虽然挣得不算少,文案相关的工作也不算太累,一年三四十天的假期更是能让她来几个“说走就走的旅行”,但是按她的话说,在澳大利亚总是过着“多年如一日的中老年生活”,生活没有新意,还是回国“有意思”。
然而,观望了半年的施木瑶至今没找到合适的工作。“我一直在找北京的工作,但是能接收我的公司,工资只相当于我在澳大利亚的工资零头。我想去的地方动不动就要求985高校毕业,我在澳洲的学习和工作经历人家还看不上呢”。
“我这样的背景早就不是什么‘稀缺人才’了吧。”施木瑶无奈地说。
自2000年起,留学回国的人数开始急剧增长。来自《中国留学回国就业蓝皮书2015》的统计显示,这15年间海归人数增长了45倍,共有79.87%留学生选择回国发展。同时,海归就业也在不断增长的竞争压力下被挤压,薪资过低、专业不对口、工作满意度低等问题随之而来。
宇博智业《2016-2021年中国留学行业市场供需前景预测深度研究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显示,超过八成的海归认为自己“学非所用”。另外,部分回国留学人员薪资水平达不到期望值,约50%的硕士生、67%的本科生以及约78%的专科生薪资在5000元以下。海归人员对工作的满意度水平整体偏低,“满意”及“非常满意”的仅为33.2%。
不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找工作已经成为留学生必须面对的头号难题。国外就业市场饱和早已成为普遍问题,留学生更是因为其外籍身份受到种种限制。可是让他们没想到的是,大家都说的“国内机会多”也不能让找工作变得更容易。
在意大利某高校就读奢侈品管理专业研究生的张楠现在正在意大利一家公司里实习,并很有可能转成正式员工。然而,这一令人羡慕的机会却是因为他没能找到国内的工作机会。
“毕业找实习的时候,我一门心思想回国,投的全是国内公司,成天盯着国内各个专业对口企业的招聘,简历也是投了好几份,但是都石沉大海了。”张楠说。结果现在这家意大利公司从学校就业系统看到了他,经过面试,张楠顺利留下实习。虽然回国之路暂时吃了闭门羹,张楠仍然打算过一两年再考虑回国试试。
虽然不少海归沦为“海带”,海归在就业市场上的优势仍然明显。《报告》调查显示,60.5%的单位在招聘时更倾向于使用海归,82.5%的单位均在一定程度上对海归员工采取了倾斜性待遇。
但是,对于海归伸来的橄榄枝,国内的很多用人单位已经没有了早年“十分稀罕”的态度。一位中国企业负责人表示,留学生的交流能力、演讲能力、独立处理事情的能力很突出,“但对于企业来说,招聘时面对的是包括所有应届毕业生的庞大群体,我们不会特别考虑海归的特殊性”。
曾经光鲜的字眼,就业市场的香饽饽,如今却成为了高不成低不就的“海带”,这无疑是对海归的一种讽刺。但究竟是何原因导致当下海归的尴尬就业境地的呢?原因无外乎这些:
一是出国门槛变低导致出国人数增多。数据显示,1978年到2015年37年间留学生总数404.21万人,而仅2015年总数就达52.37万人,回国率达79.87%。“物以稀为贵”,留学生多了回国人数也多了,从供需关系而言就不显得“金贵”了。
二是留学生质量下降。早些年留学多为公费且是拔尖学生,现在留学多为自费且是高中阶段成绩一般的学生。这类留学生回国后与国内拔尖“土鳖”相比仍难有优势。
三是专业、语言优势不强。很多留学生奉父母之命扎堆选择商科、会计、金融方面的专业而忽视了国内瞬息万变的就业市场,导致所学专业与就业市场需求两张皮;另外速成的学历本身质量不佳,很多留学生一两年就拿到硕士学位,连语言都没完全过关遑论专业课程,无法彰显“海龟”的专业语言优势。本文的张佳玲就是明证——高考失利出国读一年制硕士,刚过语言关,学到点皮毛,就被“赶”回国了。
四是与国内脱节、眼光挑剔。《报告》显示,不熟悉国内就业形势是海归就业的主要劣势,半数被调查者认为自己“不了解国内的就业形势和企业需求”以及“回国时间晚,错过校招季”。
此外, 对于自己的出国留学经历,不少海归都是引以为豪的。这样的自信和骄傲,让海归在国内找工作时更加挑剔,有时甚至会“眼高手低”。海归在就业时的挑剔,不仅表现在职位、企业发展、薪资等各个方面,还表现在他们中的大多数都希望在一线城市工作。而这并不是因为他们“看不上”二三线城市,而是他们认为,这是唯一的选择。
在过去,留学就是“镀金”,回到国内,很多留学生也会被贴上“高人一等”的标签。但到了现在,留学的门槛更低,人数更多,国内教育水平也在不断追赶先进,海归的水平也参差不齐并且有整体下降的趋势。国内社会对于海归的期待走低,不再盲目追捧,代替的是理性的审视。这就把海归的形象拉下了“神坛”。这样一来,越来越多的海归不仅没有成为“精英”,却成了“海带”。表面上看,海归变“海带”是留学价值的消退,其实,其实质上更是一种倒逼,预示着留学观的理性回归。
这话怎么说呢?在海归变“海带”的现实状况下,如果思维里仍把留学与“镀金”和“利益”挂钩,把回国的就业薪资作为衡量留学价值的唯一标准,继续持有盲目而势利的旧留学观,很有可能就会被实际的情况“打脸”。这些留学生以及其家长的失望会成为“常态”,毕竟投机取巧的观念只会迎来现实的反击。
对于学生和家长而言,既然旧观念走不通了,如果不想被淘汰,只能尝试着追求新的留学观,在倒逼中寻求生机。而这新观念是理性的,符合实际的,既符合教育发展规律,又凸显了人性中善的一面。
在倒逼模式下,只有把心态放平,甚至是放低,找准合适的定位,才可能有所转机。不要为了留学而留学,也不要被利益蒙住双眼,而是应看到留学带来的其他价值,也就是非功利的价值,回归到“追求健康教育环境”和“以个人实质提升”为目的理性留学观。这样留学观的实质回归是学生家长的现实诉求。这种预示一旦成真,留学生“慢就业族”也会多一些正面导向。
在留学大众化、平民化的今天,海归的光环逐渐褪去,现实也会倒逼着社会观念进行转变。社会的用人单位以及其他相关方面在潜意识里也会变得不再特别在意留学的经历,而是会把关注点放在个人能力以及综合考量上。虚的东西只有被戳破的结局,实的东西才是真正的王道。也就是说,靠真才实学支撑起来的留学经历才更容易得到认可,而靠留学经历“打幌子”注定是难以为继的。这也体现着一种理性回归。
随着海归变“海带”的现实愈加凸显,留学也不再是“镀金”,而只是千万种选择中普通的一种,人们对留学的选择,也会多一份理性,少一份盲目,这是可喜的变化。而社会应用平视的眼光来看待海归,从而把他们和国内的毕业生放在就业的同一起跑线上。“能力比留学更重要”的思维也在社会上逐渐显现,这些都是对“留学观”理性回归的一种预示,无疑是值得期待。现实倒逼观念进步,而进步的观念也会照进现实,留学观理性回归的价值也就凸显了。